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政策引航,技术攻坚,德州人工智能产业多点突破开新局

政策引航,技术攻坚,德州人工智能产业多点突破开新局
2025-11-12 18:36:1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无人驾驶物流车由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车顶上的激光雷达能精准定位周边物体,遇到闸机自动抬杆,变道时提前预警,实时检测视觉盲区。“目前,在分拣中心有12台无人驾驶物流车稳定运营,开通50条配送线路,日均处理包裹超万件,相当于30名配送员的工作量。”公司庆云项目部负责人王毅说。令人期待的是,该公司已入驻庆云经济开发区中庆新能源产业园,并新上无人驾驶专用车辆智能制造生产线,未来将实现无人驾驶物流车本地化生产。

无独有偶,10月30日下午3点,在德城区七西公交枢纽光伏车棚,一场“科技秀”正在上演——伴随轻微嗡鸣声,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飞向车棚顶部,无人机下方悬挂着多喷嘴清洁装置,细密水雾均匀喷出,沿着光伏板表面流淌,灰尘瞬间被冲刷干净。“棚顶离地面3到4米,人员登高清洁耗时费力,还有安全隐患。现在用无人机,效率是传统方式的3倍以上。”德州交投智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葛世芃说。

智航科技深耕无人机领域,近年来他们发挥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功落地“无人机+光伏清洗”场景。该场景以“全地形覆盖、全场景适配”为目标,通过无人机精准清洁,为光伏电站长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目前,已在我市多个光伏电站推广应用,累计清洁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凭借先进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效果,入选今年山东省低空领域典型应用场景。

优化生态环境,厚植产业成长沃土

人工智能产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政策沃土、技术阳光与应用雨露的悉心滋养。我市积极布局以无人车、无人机为主导的“智能体”产业,依托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采用“源网荷储+大数据中心”模式建设智算中心,搭建“算力底座”。不仅如此,还培育出兰剑智能公司全生命周期智能仓储物流平台等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接上“智慧高速”。

建设“晨星工厂”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我市探索“晨星工厂+产业大脑”的发展模式,培育出迈艾木兴企云NOMES生产管理平台、奥链全产业链运营平台等人工智能类型服务平台。累计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690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DCMM贯标试点企业305家,位列全省第二。

“德州人工智能产业处在‘幼苗期’,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等领域的企业比较少,技术和人才储备单薄,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市工信局副局长楚华卫坦言。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为德州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方向。楚华卫介绍,我市用一套“组合拳”,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产业血脉、贴近民生需求。深入实施《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开展转型路径优化、转型供给提质、基础设施提速、转型服务提升四大行动,统筹解决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推动人工智能融入工业生产各环节。

瞄准人才缺口,鼓励高校开设“AI+制造”交叉学科,定向培养“懂技术、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建立“政企协同数智共推”模式,整合优质服务商资源,成立全市数字化转型工作组,分组深入企业开展诊断服务,“一企一策”协助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专属产品,为人工智能企业“输血供氧”。

从“小创”的赛场高光,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民生温度,再到全产业链的布局蓝图,德州人工智能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记者/唐晓颖 来源:德州24小时)

(责任编辑:王浩然)
关键词:德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