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枣庄已实现从生产到研发到检测的一站式服务、全链条覆盖,这是给国内外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在枣投资兴业的最大厚“锂”。
拥抱“锂”想,枣庄迎来了发展预期。
历史上科圣墨子、“土木工匠祖师”鲁班、“车神”奚仲乃至后来和日寇作斗争的“铁道游击队”给枣庄留下智慧的“火把”,一旦风起,势必星火燎原,以锂电为代表的工业正是枣庄重塑辉煌的“东风”。
从“煤城”转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枣庄给出了自己的发展预期——“力争2025年锂电产值达到800亿元,2030年达到1500亿元,2035年达到3000亿元”。
发展预期如何变成现实?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除了前文提及的营商环境、产业布局等方面努力,枣庄强化要素保障,锂电产业基金突破80亿元,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即将签约,各类园区管辖面积15.6万亩,可直接利用厂房近千万平方米,每年高校毕业生2.5万人,锂电产业联盟、中国北方锂电网、锂电产业工会等配套体系一应俱全。
靠的是创新“走在前”——枣庄突出龙头带动,对外招引、对内培育齐头并进,吉利、欣旺达、德鑫锂电、科达利、亿恩科、龙电华鑫、创普斯新能源等领军企业先后落户枣庄,丰元锂能、中材锂膜、联泓新科、精工电子等本土企业持续滚动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灌木小草的良好产业生态。
此外,枣庄还通过举办好一次盛会,搞活一座城——举办“2022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打响了“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品牌——这既是锂电的一场顶级产业峰会,枣庄趁势搭建锂电产业研发制造、经贸交流和投资合作平台,更是枣庄作为能源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双碳”战略实施,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新时代发展的一次盛会。展览会其间,签约项目138个,总投资额2700多亿元,一半以上是锂电产业。
眼下,围绕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这一目标,枣庄“锂”争上游,动能澎湃,今年上半年,枣庄市锂电营收同比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增长48.8%,锂电产业已成为推动枣庄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伴随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储能)电池及投资50亿元的吉利欣旺达混合动力电池项目年底即将建设投产,投资120亿元的龙电华鑫铜箔研发制造基地、投资100亿元的德鑫锂电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投资105亿元的创普斯正负极材料项目等正加速推进,枣庄的锂电产业规模也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迅速扩大。
拥抱“锂”想,“枣”有所成——翻倍的营收增速和众多龙头企业的“用脚投票”昭示了枣庄锂电产业的未来,枣庄在锂电产业的布局和突破,既彰显了这座城市面对重大产业变局时奋力赶超的智慧,又是对既定目标“先把经济搞上去”“中国北方锂电之都”不断发力的一种体现。
伴随枣庄“抓重点、重点抓”的努力和不断传来的厚“锂”讯息,枣庄迎来锂电产业美好发展未来正一步步跃进现实……
(来源: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