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资讯 > 正文

威海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侯红军:大影像赋能介入微创,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威海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侯红军:大影像赋能介入微创,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2025-09-26 16:47: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勇于突破创新

在精准医疗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如果说个性化诊治是侯红军为患者着想的真实写照,那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则是他对精准医疗的极致追求。多年来,侯红军不断突破固有思维,持续探索创新诊疗新技术,为患者的健康赋能。

在脑血管医学影像诊断方面,侯红军创新性提出了能谱CT与多模态磁共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精准应用。这是侯红军在国际首先提出的鉴别方法——通过能谱CT提取脑组织灌注信息同时可以判断血栓成分、来源,从而更快的得出应该溶栓还是取栓、以及何种取栓方案的判断。曾有一位65岁患者因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求助于侯红军。经过能谱CT检查后,侯红军认为血栓结构松散,建议溶栓治疗。快速的精准诊断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经过溶栓后患者愈后良好。

在血管外科介入治疗领域,侯红军聚焦临床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针对跨关节支架远期通畅率低的常见问题,他承担省级项目《跨关节抗折曲应力支架的研究》,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复杂跨关节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通畅率,并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围绕区域内高发的静脉性溃疡,他开展了《下肢静脉溃疡发生机制及临床疗效探究》,明显提高了患者伤口愈合率。近年来,侯红军率先在区域内引进并应用多项前沿技术,开展PETTICOAT技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主动脉夹层,有效降低远端夹层破裂及脊髓缺血风险。采用腹肌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显著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远期通畅率。

脑机接口作为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是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项目,作为医院脑机接口科研项目牵头人,侯红军带领团队与天津大学合作,探索将大脑与外部设备连接,实现脑卒中患者通过大脑信号来控制外部辅助康复设备,帮助大脑重组和修复受损的神经,从而实现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让新型康复技术从科幻走向现实。如今,团队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基于脑机接口的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应用研究》。目前,侯红军及团队正深入拓展先进影像学技术在脑机接口研究中的应用,该研究利用多模态MRI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脑机接口神经反馈机制的优化策略,并精准评估其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团队通过融合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高分辨率脑活动可视化能力、人工智能的强大数据分析优势以及脑机接口的实时神经信号交互特性,致力于推动影像医学、生物工程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2018年,由威海市总工会命名的“侯红军创新工作室”正式创建,2022年,山东省医务工会委员会正式授牌“鲁卫工匠创新工作室”,侯红军作为主要研究者,带领学科团队共完成科研课题6项。同时,侯红军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CT能谱分子成像的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精准诊断,率先在威海地区独立完成脑血管病变介入腔内治疗术,率先开展肺肿瘤CT导引下微波射频消融术、实性肿瘤CT导引下放射粒子植入术等30余项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强化学科团队建设

推进学科融合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前辈手中接过“学科带头人”的接力棒后,侯红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聚焦医学影像学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性提出大影像平台的多模影像技术融合、影像诊治技术与临床智能数字技术融合、临床智能影像与工产学研跨领域技术融合的“三大融合”理念,为疾病诊治带来了新思路、打开了新视野。

秉承“三大融合”理念,侯红军将医学影像科建设成为了集X线、CT、MRI、PET-CT、DSA、综合介入等多种影像技术诊治优势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倡导“大影像”科学与介入微创技术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在指导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如今医学影像科已成为威海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威海市级重点专科。

关键词:威海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侯红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