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教育观察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推广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经验

山东省教育厅推广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经验
2023-08-30 17:24:3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编者按】8月28日,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副省长邓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邓云锋指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以来,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取得重大成就,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会议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从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到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丛书,包括制度创新篇、实践创新篇、理论创新篇、媒体关注篇四部。在其中的实践创新篇中,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构筑沉浸式人才培养全新场域”一文被收入。以下是文章全文。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jpg

构筑沉浸式人才培养全新场域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沉浸式培养”育人模式以学生的体验和模拟演练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接近岗位实际的工作场景、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并让学生沉浸其中,凭借学生的感官和双手去完成教学和实验项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认知、体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这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验证性实训教学和学习方法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导,对标行业岗位需求,以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实施校企协同“沉浸式培养”育人模式,强调能力本位,以产业链岗位群所需核心能力清单反向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及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适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接近企业实际的工作场景,拓展课堂教学物理空间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对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感官体验;构建沉浸式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多模态的沉浸式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感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学习效果。

一、实施路径

为达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全面实施沉浸式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目标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质量控制理念。对照人才培养标准,反求人才培养的“过程偏差、资源偏差、实践偏差”,全面推进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构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岗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创新多元协同,实施全程一体化育人模式。

(一)打造实景育人环境,营造沉浸式校园

一是建设美丽校园。通过校园内的思源河、兼济湖、明德池、译林、正气亭等校园场景美化,融入校园文化、传统文化,让校园移步即景,处处文化,打造全新沉浸式校园育人环境。让学校随处美景,随处可学,打造校园实景课堂。

二是打造“节日课堂”。学校设立每年一度的君子文化节、读书节、工匠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五节”,用“五节”育人助推“五育”养成。

(二)传承优良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一是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之中,学校与山东省京剧院、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等36家传统文化协会或机构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建有4个美育研学基地和50个校内传统文化类社团。同时构建以“大课程观”为指导思想的传统文化动态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和要素构建融通化、长效化、体系化、特征化的动态育人体系,实现传统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进师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凸显学校文化育人特色,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增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