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武汉大学宣布,2025年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计划招生7300人。此次增加的招生名额将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据了解,2025年,武汉大学还将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智慧能源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数智创新、机器人设计、文化数字化等微专业,致力于服务国家在智能制造、网络安全、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据报道,湖南大学将也增加本科招生人数300人,招生计划规模将达到6133人。招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放至基础学科、新工科、新文科与战略新兴领域专业。近年来,湖南大学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0年至今,已增加本科招生计划1083人。
据悉,湖南大学今年计划新增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同时,学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和设置双学士学位项目等举措,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理念,增进学生发展需求与专业培养的适配度,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储备基础。
2月27日,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在2025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上称,南京大学在今年会继续增加本科招生计划。记者注意到,南京大学已经连续多年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复旦大学目前虽未公布扩招的具体名额以及新增名额的投入方向,但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要深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针,实现本科招生人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下一步,存量只减不增,本科招生增量全部投放交叉领域,牵引学科融合创新。
同时,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当前复旦大学整合全校力量,跳出学科框架,重组工科院系,聚焦先导和未来产业发展,围绕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化学材料与未来能源、空间互联网等领域的攻关和人才急需,一次性建设6个创新学院。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