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本科扩招”成为了高频热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将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同时稳妥扎实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再次提到这一话题。郑栅洁表示,今年将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其实,早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提出,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久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到,认真落实优质本科扩容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进入三月份以来,已有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在内的多所“双一流”大学宣布今年本科扩招。
3月2日,也就是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清华大学宣布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据悉,新成立的本科通识书院将汇聚清华优势学科资源,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中的驱动作用,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范式,以培养具有深厚人工智能素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突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将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步发力对此予以保障。
两天后,云南大学也宣布,2025年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拟增加300个本科招生名额,主要投向理工农医类专业及双学士学位项目相关专业。本次扩招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针对科技、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人才缺口,强化理工农医类学科布局,着力培养直接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提质增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而这也是云南大学继2024年本科招生扩招600人之后,连续第二年扩大招生规模。
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称,近年来学校持续稳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年均扩招近150人,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2025年,学校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一天后,中国农业大学宣布,本科扩招500人。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计划开设院士班、卓越工程师班等人才培养班型。
中国农业大学称,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交叉创新是未来推动农业科技变革的、全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3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发布消息,2025年将继续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计划扩招200人,招生规模将达到6350人。这也是西安交通大学连续第10年扩招,2019年至今,该校已增加招生计划1500人。据悉,2025年西安交大将继续扩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电气能源、医工交叉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