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教育观察 > 教育资讯 > 正文

河北衡水多所民办学校向学生承诺“保上本科”,如此教育乱象何解?

河北衡水多所民办学校向学生承诺“保上本科”,如此教育乱象何解?
2025-04-18 15:30: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据报道,河北衡水多所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与学生签署“保本”协议,承诺学生在高考时成绩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若达不到分数线,将退还高中学费。记者发现,当地仍有其他学校存在签署相关协议的行为,并冠以“学业生涯规划”之名。

衡水多所学校通过“保本”协议来吸引家长和学生,存在哪些隐性风险?这对教育本质又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4月16日至17日,记者针对相关情况,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和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娟。

专家:教育监管部门应明确制止学校“保本”承诺

在名为《河北衡水多所学校可签“保本”协议?家长、学校、当地部门等多方回应》的报道发布后,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注意到,仍有声称参与当地招生工作的人员表示,衡水有学校可签署相关协议。

“(最近)查得太严,这一阵都不敢宣传这个(签署‘保本’协议)内容。”在更进一步的沟通中,衡水某民办中学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目前该学校可与学生签署“学业生涯规划”,若学生高考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则可按照学生中考成绩分档退还学费。例如,中考≥460分,退还1年学费;中考≥500分,退还2年学费等。

“学业生涯规划没有纸质版,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们不能顶风作案,但是这个事情绝对是有保障的。”该老师向记者强调。

学校通过相关“保本”协议来吸引家长和学生,无疑是将教育异化为结果担保,这对教育本质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学校与学生签署‘保本’协议的做法,是希望以此来吸引学生入学,是一种招生手段。但是,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学校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考上本科。”4月16日,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学生签署“保本”协议的做法,之前往往会出现在一些培训机构中,很少会在学校招生过程中出现,这反映出相关学校在招生时不择手段。

“就现在整体办学情况来说,‘保本’并不代表学校教育质量,我们不能够去以升学、分数作为主导,而是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如果急于追求所谓的‘保本’,学校可能会出现一些为了提高本科率,而采取急功近利的、过于应试化的、不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熊丙奇指出,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要轻信“保本”的承诺,而是应该更加关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管理以及学生在学校能获得的成长等方面。

针对部分学校签署“保本”协议的行为,4月11日,衡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相关工作人员曾向记者明确表示,该行为并不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然而,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类行为在当地并非个例。

“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任何教育机构都不可能会做出所谓的‘保本’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不允许这样宣传。”熊丙奇认为,学校在招生时,应着重介绍其学校资质、办学质量和校园管理等方面。针对学校与学生签署“保本”协议的行为,教育监管部门应明确制止。

律师:签署“保本”协议存在隐性风险

采访过程中,一名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2020年,其与衡水一学校签署了“保本”协议,该校承诺孩子高考时如果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会退还全部学费。然而,学生2023年毕业时,没有考上本科,该校却未按协议承诺退还学费。

学生家长与学校签署“保本”协议时,可能会忽视哪些隐性风险?若学生未达承诺分数后学校拒不退费,家长又该如何维权?

关键词:河北衡水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