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立艺术院建校伊始,就把“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作为学术主张,把“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作为办学宗旨。
1928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合影
97年前的1928年3月16日,国立艺术院开学授课,首批新生70余人。4月5日,蔡元培先生给校长林风眠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为了补办开学典礼,他可来校参加,他的女儿住在女生宿舍,自己和夫人、儿子住在林风眠租住的房子。他的女儿后来又成为我们学校的教授,叫蔡威廉。4月9日,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发表《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演说,有一个重要的追问:“为什么在北伐途中要创办国立艺术院?”“我们就是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有天才能创作的学生,一万不为多,一个不为少。”
《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大学院公布,1928年6月19日,载《大学院公报》1928年8月第1年第8期
近百年过去,中国美术学院在蔡先生精神的引领下,“以爱美之心完成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国美已培养了将近6万8千名创造者。
二
今年暑期,中国画学院师生到云南晋宁安江村采风创作。8月15日,也是80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我到云南昆明西南联大和安江村国立艺专旧址怀古参观,感慨颇多。我校曾在抗战时期辗转西迁到云南,尽管师生在西迁征程中颠沛流离,但仍坚守初心,守护艺术火种,赓续文化血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事维艰,学校被迫西迁。赵无极给学校同班同学许铁生毕业赠言:“困难是等着你克服而设立的。”可见17岁的赵无极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