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鲁企 > 正文

以创新为笔绘就“好药”蓝图——齐鲁制药上榜2025山东民营企业创新百强

以创新为笔绘就“好药”蓝图——齐鲁制药上榜2025山东民营企业创新百强
2025-08-15 17:26:4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8月11日,山东省工商联公示2025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入围名单。齐鲁制药位列第43位,保持了持续上升的趋势。

对齐鲁制药而言,上榜2025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榜单是一种社会认可,位次得以上升是一种激励——推动齐鲁制药在医药领域继续寻求突破与创新……

CE6EC0861A20BCEC1D73E2D6511D6D0BE22D0DE7_size155_w1080_h708.jpg

坚持“长期主义”,创新驱动发展

一个、两个、三个……今年7月,齐鲁制药又一款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口溶膜获批上市。

口溶膜,大小、形状、厚度类似邮票,无需喝水即可在口腔中快速溶解、释放药物,是一种用于局部或系统地在口腔中或通过胃肠道吸收提供治疗的含药聚合物薄膜,适用于儿童、老年、吞咽困难的患者,能极大提高用药顺应性。

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有6个口溶膜产品上市,5个为国内首家,上市产品数量、申报数量、研究质量及开发速度均达到国内领先。

这是齐鲁制药创新的一小步,却是医药行业进步惠及民众的一大步——让用药变得简单轻松。

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科技创新一直是齐鲁制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关于这一点既可以从以往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窥得一二,也可从其对科研的“专注”得出。

科研需要人力、物力的持续投入。自成立以来,齐鲁制药秉承“长期主义”,保持研发高投入和高强度。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介绍,十余年来,齐鲁制药研发投入从占销售收入5%-8%提升到10%-12%,看似只是几个百分点的浮动,实则是战略重心的位移。

2024年,齐鲁制药研发投入43.8亿元,“十四五”期间预计超200亿元的累计投入。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齐鲁制药广泛招引各类人才,打造了有国际视野的、各层级领军人才引领的5200余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创新药物研发板块博士学历占比33.5%。

并且,齐鲁制药已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国内顶尖高校院所,以及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国际权威机构开展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力解决医药领域关键技术瓶颈。

目前,其在研创新药物项目80余项,约20个1类新药处于临床不同研究阶段,今年已有6个1类新药获批临床,其中4个为中美双报,处于行业前列。

“让创新精神深入骨髓,成为企业的基因”,正是科技创新驱动,如今的齐鲁制药正加速向世界一流药企的目标迈进。

微信图片_20250815111840.png

用科技表达爱,彰显“大医精诚”

创新药伊鲁阿克片快速触达患者,为ALK阳性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全球首创艾托组合抗体重磅1类新药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注射液,为宫颈癌患者带来生命健康福音;以口溶膜、微球、微晶、软雾剂等为代表的新型高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科研开发成果不断,大大提高患者顺应性和临床用药效率……

在齐鲁制药,创新不是冰冷的“技术游戏”,而是让治疗更“温暖”,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优质好药。

“创新要有温度,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立足临床需求,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新行为才是创新,齐鲁制药要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

秉持“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理念,齐鲁制药人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瞄准临床急需和临床未被满足的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开展药物的创新研发工作。

以齐鲁制药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为例,从立项到获批历时十年。其临床研究全部基于中国人群开展,样本量最大,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更贴合中国患者情况和临床现状。

除了创新药,齐鲁制药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上也持续发力,为患者带来重大利好。

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特效药物,吉非替尼国外原研药在国内上市后长期垄断市场。

齐鲁制药历时7年成功研发出与原研品临床疗效等效的仿制药,极大提高了患者用药可及性,推动原研药品降价。

目前,齐鲁制药已上市300多个产品,治疗领域覆盖人体“从头到脚”。

这些已上市的产品中有208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79个大小分子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100个产品中标国家集采及国采续约,切实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可负担性。

齐鲁制药也因此实现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首家过评数、国家集采中标数量行业“三领跑”。

“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的齐鲁制药还在重大疾病和罕见病领域不断填补空白,聚焦抗肿瘤、抗感染、心脑血管、精神、神经、眼科、辅助生殖、自身免疫、罕见病等领域,首选临床必需、疗效确切、患者负担重的产品,提供完整的用药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815111845.png

铸就“齐鲁好药”,品质享誉全球

来到齐鲁制药真核原液车间、抗肿瘤冻干制剂车间、小瓶冻干车间等智能化生产基地,人们无不对这里的智能化印象深刻——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协同作业,确保每一款药品质量的均一性、可溯源。

在齐鲁制药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研发和生产是两个互为支撑的核心要素。

对创新的孜孜不倦,齐鲁制药自然也对生产这一环节有高质量要求。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齐鲁制药就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对药品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近年来,齐鲁制药积极拥抱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浪潮,斥巨资购买顶尖生产装备,许多厂区实现生产系统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跟踪追溯,并配备WMS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有力保障了产品的高质量生产和持续稳定供应。

得益于此,2024年,齐鲁制药在高技术壁垒的复杂制剂方面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满足高质量用药需求,让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也正是在过硬的产品质量支撑下,伴随更多新药、新剂型的研发推进,齐鲁制药众多产品在国内市场稳稳站住脚的同时,正将“齐鲁好药”注入全球医药创新版图。

数据便是直接的说明——2024年,齐鲁制药实现销售收入378.2亿元,实现出口10.2亿美元,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个产品在全球或在所销售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第一,惠及全球约15亿患者。

目前,超过80个“齐鲁标准”被认定为国际/国家标准品,齐鲁制药接连创造了“国内首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菌产品认证企业”“国内首家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无菌产品认证企业”等多个行业“第一”。

医药产业是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国之大者”。从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到对患者需求的深切关注,再到对药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多年来,齐鲁制药主动承担民族医药企业创新主体责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让“齐鲁好药”惠及全球患者,为守护人类健康贡献了“齐鲁制药”力量。

文/刘培省来源:凤凰网山东)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齐鲁制药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