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山东高速集团“九个再突破”工作部署,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轨道交通领域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
高效畅通:铁路货运跑出“加速度”
作为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公司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奋勇争先,持续深化营销改革,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服务品质,助力实现“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货源营销卓有成效。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克服铁路沿线企业大宗货源运输需求锐减、铁路运价持续下行、汽运及管道运输竞争激烈的不利局面,迎难而上、多措并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加强货源营销。公司先后组织召开货主座谈会及运输计划会6次,赴国铁太原局、西安局、郑州局、呼和浩特局及省外10余家企业开展营销走访,铁路运量逐季好转、稳中有进。截至7月底,公司累计完成运量6558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了高位再增长。
运输服务优化升级。公司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大力发展物流总包、运贸一体化服务,整合多式联运资源,打通运输服务“前后一公里”,实现货物精准调配与高效周转,护航企业稳产增效。同时,公司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紧盯货源结构、流向变化,通过强化车流调整、优化装卸流程、实施线路改造、探索列车提速等手段,加快列车周转,提高作业效率,运输能力同比提升10%,逐步实现由“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变。
直通运输畅通有序。公司全力促成德龙烟大通道全线贯通,对内按期完成无线列调等配套设备安装、调试,全面开展设备集中修。同时,公司对外积极对接国铁济南局、烟台港集团等单位,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优化车辆调度指挥等关键环节,确保直通列车开行与既有运输秩序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今年6月,德龙烟通道首列列车顺利开行,该通道较既有通道运距缩短152公里,运输时长压缩6个小时。
延链补链:市场开拓闯出“新天地”
公司依托主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协同筑根基。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持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与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今年2月,公司权属单位高速铁建装备公司与内蒙古呼铁轨枕制造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功获得内蒙古市场5万根轨枕订单。4月,高速铁建装备公司又与铁投智能科技公司、路桥铁路工程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锁定龙烟铁路2169延米混凝土管片供应项目。
破局开路拓市场。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积极应对冷轧钢工民建市场疲软难题,向铁路市场要增量,今年以来重点攻关北沿江高铁、雄商高铁、津潍高铁等省内外在建高速铁路项目,年内已累计中标16个钢筋采购项目,合同额是去年全年钢材产品中标额的3倍。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也取得亮眼成绩,公司与中交路桥建设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多份供货协议,合同额再创新高。
海外布局谋突破。践行集团“抱团出海”战略部署,落实“外经、外贸、外服”三外并进国际业务发展规划,加快海外市场开拓。截至7月底,公司完成轨枕出口额670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合作公司、国铁国际公司合作,有序跟进中泰铁路轨枕厂建设、塞尔维亚平交道口改造等项目,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注入“源动力”
公司狠抓细节、精益求精,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发展,不断释放企业内生活力。
向成本管控要效益。今年以来,公司创新实施了总部部室和权属单位条块结合、“双线”管理模式,落实落细动态管控机制,参与集团降本增效手册编写并做好推广使用,从加强非生产性支出管控等小切口入手,引导全员增强降本增效意识,重点强化货车停时、设备维修等关键环节成本管控。
向创新驱动要效能。公司近年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完成新型轨道板、轨枕等12项新产品研发推广,实现创新创效超5000万元。突出做好研发体系建设,建立了研发中心、研究所、产业研发小组三级架构,完成研究所组建和人员配置,为科技创新聚势赋能奠定坚实基础。
向机构改革要活力。公司将机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优化铁路工电设备管理模式,打造铁路维修专业化平台,推动工电养护专业化运作。当前,公司正加速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推动传统运维业务向“高端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下一步,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将持续深耕主责主业,拓展服务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以实干实绩推动“九个再突破”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双一流”现代新山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