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店老板周末只睡三四个小时“二刷”大学生称全班都来吃过了
“22号上火(木炭),5号加水,8号加6串五花肉!”晚上10点多,位于海岱大道的大地烧烤老板朱春林还在和全家人一起忙活着接待顾客。尽管刚试营业10天,也没做过推广宣传,但店里的25张桌子仍然爆满,小院门口等桌的顾客终于都吃上了。不少顾客和记者一样,都是从50米外的网红店玉米地烧烤过来的。
4月1日周六这天傍晚,记者在玉米地领号排队,小票显示“18:50,前面还有174桌等候”。记者随即转移到了隔壁的大地烧烤,这里不到7点就轮桌了。见老板忙得实在顾不上,记者便自己找了张已经翻台的桌子,自己收拾桌子、搬桌子、搬炉子,盯着老板要炭火,忙活了十多分钟,终于坐下点上了菜。15分钟后,这里也开始排队等桌。
朱春林告诉记者,疫情前她和老公曾干过8年烧烤,去年底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后,两口子便开始重新物色场地,准备再大干一场。前段时间盘下小院后,全家齐上阵开始装修、准备物料,正好赶上3月初淄博烧烤火爆网络,于是加紧装修进度,3月下旬开始试营业。
“最近淄博烧烤很火,熟练工比较难雇,现在雇人是个大难题。”朱春林说,店里有25张桌子,周末能接近50单,这已经是店里接待能力的极限。“多了接不过来,现在只能全家七八个人齐上阵,先尽心尽力把每一桌接待好,根据顾客的反馈我们再改进。”
朱春林告诉记者,她丈夫每天从早上7点多就得起床去采买,整个白天都在切肉、腌制、穿串,晚上送走最后一桌顾客、收拾打扫完再回家,周末要忙活到凌晨3、4点,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继续采买。
“今晚只有两三桌是淄博本地人,都是提前给我们打电话预订的,让我专门给他们留张桌子。”朱春林说,现在淄博本地人周末吃不上烧烤,因为外地人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排队,淄博本地人下班后再过来,已经没有桌了。
晚上10点,记者又回到玉米地烧烤探访时,终于开始有了空桌,店里所有员工走路带风,进进出出服务顾客。有新顾客来问“4位,还接吗”,店长孙先生面带歉意地微笑着说“没有肉了”。
四名来自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的大学生在玉米地烧烤吃得正嗨,张同学说他们刚上大一时就来这家店吃过一次,这次特意来“二刷”。张同学说,最近班里同学经常会聊淄博烧烤:“据我观察,这一个多月以来,班里的50名同学基本都来吃过了,所以我们也再来重温一次。”
张同学告诉记者,周五下午放学,他和同学从学校出发去坐高铁,最快一个小时就能吃上淄博烧烤。“人均消费50到60(元)左右,全程往返在150(元)以内,这个价格大学生基本都能承受,出去玩一般都要比这个贵一些。”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贺辉 孙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