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增速全省第一!从新经济答卷看潍坊雄心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1-12-03 18:36:45

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相关数据重磅出炉!

前三季度,潍坊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增速全省第一。这是继半年增速全省第一之后,潍坊再度拔得头筹。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增加值与GDP高度关联,是衡量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大城市争抢的新赛道。

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为何潍坊抢先站上了潮头?

1

系统推进的发展生态

“四新经济”预示着发展的潮流趋势。

放眼全国,各地纷纷就发展“四新经济”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大力推进。如上海市,早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聚焦发展“四新经济”的15个具体指标。聚焦省内,青岛、济南、烟台等地市也都在加紧布局“四新经济”。

发力新赛道,潍坊也不遗余力、全力推进。

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的学员在调试工业机器人。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为做好这项工作,市里构建了组织领导、规划引领、产业培育、项目推进、政策扶持、监测督导的“六大体系”,为“四新经济”发展铺路。

在规划引领上,印发实施了《潍坊市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了全市重点产业,特别是动力电池、生物基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现代种业等5大先导产业空间布局、发展路径,结合各县市产业基础,引导“四新”经济有序发展。

在产业培育上,围绕“十大产业”,逐一构建起1名市级领导牵头、1个专项规划引领、1个专班推进、1个专家智库支持、1个联盟协会助力、1支产业基金扶持的“6个1”推进体系。

在政策扶持上,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四新”经济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聚焦培强重点产业,组建氢能产业、数字经济、磁产业等工作专班,印发支持光刻胶、现代种业、先进制造业、零售业领军企业、铝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

2

产业沃土里的发展先机

“十强”产业就是“四新”经济增长的依托和根基。潍坊市从集群、产业链、企业三个维度发力,厚植“四新”经济发展土壤。

围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设立“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库,将重点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重点项目、重大课题、创新平台等一并入库培育。同时,围绕15个制造业重点产业建立“链长制”,为产业发展赋能。

“十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崛起提供了深厚土壤——

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发布会。

传统内燃机动力领域,潍柴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全球“领跑”的跨越;

新能源领域,以氢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潍柴、联盟化工、奥扬、富源增压器等企业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强化协同创新,完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构建起“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完整产业链条。

产业为壤,项目为基,持续提升“四新”投资规模比重取得显著进展。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0.4%、23.6%;“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8.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四新”经济的创新属性决定了专精特新、瞪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优势高成长企业是发展新赛道上最活跃的力量。

潍坊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格局,省级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潍坊成为国内知名的单项冠军城市。

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潍坊还“诞生”了全市首家“独角兽”企业,打破了济南、青岛、烟台多年垄断山东省独角兽企业的局面。

3

创新驱动下的发展动力

各类企业是发展“四新经济”的主体。

在新与旧的辩证转换中,除了政府在宏观布局上的发力,还有企业自身在创新求变上的孜孜以求,以及这座城市通过创新载体建设、营造创新氛围的苦心孤诣。

高层次创新平台是“四新经济”的助推器。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正式挂牌,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启用,山东省光刻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天瑞重工、得利斯获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全市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650个。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潍坊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和“小升高”计划,1575家企业加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数量居全省第4位。

科技型企业数量靠前,质量也有惊喜。

天瑞职工在检查磁悬浮真空泵。

天瑞重工“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综合节能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21年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潍坊市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

校地合作“双百行动”在促进院企技术创新成果精准对接、聚焦产业“卡脖子”技术、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上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9个项目通过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评审;21个项目入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个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补助和奖励资金;10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数量与青岛并列第一。

政府给力、企业发力。

“旧”退“新”增的量变正在加速累积,为加快实现GDP过万亿发展目标、构建以新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全力发展“四新经济”的潍坊,正全速驶向一片更广阔的“蓝海”!

(来源:潍坊融媒)

  责任编辑:林立刚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