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著名书画家范存刚书画品读

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著名书画家范存刚书画品读
2021-10-18 11:11: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范存刚先生的写意花鸟画,用笔大刀阔斧又笔笔分明,设色明快淋漓而又沉着鲜活。寥寥几字的落款,亦自然洒脱磊落率真,与其画风极为和谐。他的花鸟画是那种“老派”的风范,既没有花里胡哨的所谓现代手法,也不弄那些险怪的图式构成。

存刚先生的画耐看。……首先他的画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因为是写,是真诚地一笔一笔写出来,不修饰,不卖弄,也不矫情,不装深沉,笔墨就有了一种感人的力量和味道。这一点,和他的书法是一脉贯通的。……

……他并不刻意描摹古人点画结构的表面特点,而是横超直入,直取风神。观其作品,远承魏晋风流,杂以月仪索靖章草之顿挫、跳宕;似浸淫宋明行草有年,气脉能接续黄米与吴门诸家,尤与狂肆激荡的杨铁崖气息相近;同时,于宋仲温、罗复堪章草的恣情率意亦多有借鉴。观其书,用笔痛快沉着,刚劲有力,磊落肯定,虽时或点画狼藉却毫无拖沓疲弱之弊。通篇来看章法表面上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则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倒戟而归。”明代吴宽曾如是评论杨维桢书法,存刚先生书法用笔的精彩之处,亦能仿佛。这样的气概,或许不仅仅是来自深厚的功力,更要依托激扬的性情与超拔的胆识。……存刚先生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有一种匆匆不暇、一挥而就的痛快与率意,正是其真性情的流露,书法的抒情性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与凸显。这便是他的书画艺术浑然和谐又耐人寻味的原因和理由。(摘自《天趣行间玉润性情字里金生——范存刚先生书法初识》)

图片

许华新,《书画研究》杂志主编、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汉方智圣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

读范存刚的中国画作品,第一感觉是过瘾。这种感觉的产生源于其作品纯正的笔墨传承,超逸的文人气息和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概言之,范存刚的绘画属于地道的文人画一路。

范存刚授业于孙奇峰、吴悦石等国内大写意名家,直追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写意花鸟画巨擘的用笔传统,以书入画,笔笔写来,用笔造境,变化随心,尽显笔墨之能事,更是心迹之外化。因而,读其画作若观其作画,笔迹随心流动,痛快淋漓,怎一个爽字了得。这种表现心迹、饱含情感和精神的笔墨独立于造型之外已成为极佳的审美对象,而范存刚却将其有机地融入其大写意花鸟画造型之中,赋予其花鸟画更丰富的精神内涵。读其作品是一种享受,观其作画更是一种享受。

范存刚的花鸟画极重文人意趣。从饶有意味的花鸟造型,看似不经意的点线面组合,画面中诗书画印的巧妙经营中,处处透露其“意匠惨淡经营中”的匠心独运,品读其画作让人回味无穷。范存刚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抒情性,用其书写性极强的作品延续着中国文人画“平淡天真”、“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的尚意精神。作品中笔墨间的意态关系,赋予个性情感的造型,深厚的书法修养和简约的画面结构有效地实现了其个人情感意趣的传达。特别是基于扎实的笔墨功底上的放笔书写,夺之于法度,得之于偶然,可谓托意趣于豪端,寄情性于天然,赋予其花鸟画更丰富的解读线索。这种“以画为寄”亦人生、亦艺术的态度正是中国文人画的精髓所在。(摘自《为人生而艺术——范存刚作品品读》)

图片

刘正成,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观范君之书,犹如观画,观范君之画,犹如观书。观其紫藤、葡萄、梅花、豆荚,及其牡丹之枝,雨竹之叶,笔生草草,逸气蓬生,然无一笔不是书!薛永年公曾仔细分析范君的师承路线,所讲之“大气”,乃书法之意气,所讲之“纯正”,乃传承之正脉。于是观范君之画,从容出入于青藤、石涛、缶庐、白石之间,便如诗之有典故,耐得人咀嚼。

……观范君之画,其书其款,不仅是其标题,尤其是不可缺少的视觉构成之一重要局部。这一部分并非外加的点缀,而是完整视觉关系的延续。这不是技,而是道。以书入画之路宽广,但最难。今之画人,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故被今人视为畏途,而范君于此途兢兢以追求之,故有蔚然之大观也。展卷观画,如《五德图》之花下鸡群,或《千娇万态破朝霞》之山间幽兰,必引你读其题、读其诗、读其句,玩味再三,拈花一笑。何哉?诗情画意笔墨旨趣冶于一炉而境界出也!(摘自《书画相彰艺业兼善——拜读范存刚画集有感》)

图片

李宗仁,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关键词:范存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