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浮翠流丹,气象磅礴——品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的彩墨画

浮翠流丹,气象磅礴——品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的彩墨画
2022-01-09 11:59:1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其一,大气势、大气象

孙博文的绘画有着宏大的气象,首先表现在尺幅上,我们很少见到过中国画有如此的鸿篇巨制,尤其是纵向的尺幅。中国传统绘画比较讲求抒情性与叙事性,古代画家们为了表达一个故事、一个文本、一个事件,也会进行比较大尺寸的创作,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何澄的《陶潜归庄图》等,但一般都是长卷,上下不过几十公分,左右无限延伸,长至几米、十几米。但在中国画纵向的高度上有如此突破的画家,非孙博文莫属。孙博文创作了很多巨幅作品,大多是竖幅,有的作品高达10米左右,站在展厅中,立刻就会被这种扑面而来的气势所震撼,巨大的竖幅与绵延的长卷不同,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除了尺幅的气势之外,他绘画的气象很大,他的山水画并不是传统的、具象的山水画,而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作品中既有一些具象的山石、树木、林泉,又有大面积色彩块面的抽象表达,这种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让他的绘画有一些神秘性。这些并不具象的山水画通过强有力的笔触与色彩予以表达,尤其是铺天盖地的强烈的色彩充斥着整个画面,让他的作品有一种激情澎湃的力量感。这些绘画中呈现的大气势都源于孙博文有一颗大气象的心胸,源于他对绘画的理解,正如他在题画诗中写的那样:“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吾截昆仑两三段,将余抛在云雾间。敢问苍天不罪我,能劈喜马拉雅山。”“万壑松涛催绿浪,千山风光信天游。挥笔扫出春满园,群芳梃竞无尽头。”我们从他的题画诗中能感受到他宽广的心胸与豪迈的气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宏大气象绘画作品的原因。

《去留肝胆两昆仑》796*143.5 2000年作

释文:吾截昆仑两三段,将余抛在云雾间。敢问苍天不罪我,能劈喜马拉雅山。

其二,中国表现主义的色彩表达

中国表现主义式的色彩表达是孙博文彩墨画最直观的特点,也是他彩墨画独特的创造性表现。从他大量的彩墨画作品来看,他选择色彩作为自己艺术创新的突破口,并不是偶然的、突发的,而是理性的,有思考的。中国画在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后,拥有了优秀的传统,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很多创作程式与创新发展的负担,如笔墨问题等。对传统笔墨的挑战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画创新的重要路径,林风眠轻盈飘逸的线条与斑斓的色彩、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傅抱石的抱石皴、李可染的逆光与积墨等,无一不是对传统笔墨的突破。孙博文对这些名家的创作了然于心,他经常思考中国画的创新点在哪里。经过无数次尝试与探索,他最终选择了在色彩上进行突破与创新。他之所以选择色彩作为突破点是因为他知道水墨是传统中国画的根本,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创新,那必然是一鸣惊人的。孙博文笔下的色彩表达与张大千、刘海粟的泼彩不同,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仍然属于传统山水画的范畴,画面中具象的内容占据了主流,而孙博文则是以抽象的色彩表达为主(但不是完全抽象),远离传统山水画的程式。他对色彩的使用是直接的、强烈的,甚至是不和谐的,每一笔就那么硬生生的写了上去,并不是像传统绘画设色一样用复色,还要加墨,也不像张大千泼彩一样去塑造传统山水画那种意境悠然的文人书卷气。他追求色彩最直接的表现力,他的色彩或用无数笔写出来、或用无数点点出来,或者直接用平涂的方式画出来。这些色彩也不是经过调和的复色,而是纯度很高的原色,这些色彩光色斑斓,绚丽夺目,猛烈强劲地扑面而来,让整个作品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狂热。为了缓解这种冲突与不和谐,他使用了传统的水墨作为调节剂,在大面积使用色彩的局部,施以水墨进行调和,这使其表现主义的色彩表达有了中国气韵。这些色彩既是他内心的宣泄,亦是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呼唤。

图片

《但愿人间意珠圆》244.5*123 2001年作

其三,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结合

从孙博文绘画的色彩与造型来看,无疑有着强烈的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性,但其绘画整体上传达出来的风格又有一些传统绘画的文人诗意。孙博文彩墨画中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自题诗文,画家自撰古体诗在当代中国画界已经很少见了,这说明孙博文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画家通过在画中自题诗文,应该是想要使自己的绘画与传统文化有一个文脉上的衔接,在借鉴西方绘画的路径与传统文化的再发展上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第二是他的不少绘画想要表达传统文化的精神,强烈的视觉表现只是外在呈现方式,传统文化精神才是其绘画的内核。这在他作品的名字上有一定地体现,如《落笔生禅意》《云水禅心》等,他还在画中题写了“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试看拖泥带水笔,正式禅意即悟时”的诗句,足以可见他的云水禅心。孙博文的创作不是先打草稿再进行创作的,而是随机的、感性的、潇洒的、自由自在的,这一点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相似,也与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相通,正是这种相通性,才让他在中西艺术融合中找到了切入点,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结合使他的作品既有东方审美趣味,又有西方视觉张力。

《落笔生禅意》457*144 2002年作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