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我用我法 无法而法——解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追求

我用我法 无法而法——解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追求
2022-01-21 18:55: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孙博文画到人生晚期已经全然不顾及所谓三远法,只见内心的澎湃涌动,只求涵墨淋漓,一泻千里。所谓构图,是图之所构乎?非也。其实是万法皆由心象起,心到笔到,心是人生练达通观情之所至。我们读画家的作品,不能有定势,不能有先入为主,而是要“纯真之眼”,能在乱笔丛丛中抉出块垒、见到真义。今天的人不能假设自己是古人,不能自设门户,更不能隔绝海内外相通之地,所以看国画水墨画,也要看到今天的全球艺术的共性,看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艺术实质。大凡画到会心尽意的时候,也是人生练达通悟的时候,何至于偏狭保守僵化呢?所以,古人才会说画如其人,今天也会讲艺术与人有共患难的一致性。

《万象生辉》145cmX716cm 2001年

我们来读几首孙博文的题画诗,可以一见画家的心迹:

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

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他一生的追求和性情是“野然”和“无拘束”,如果不这样,作为画家怎么可能做到“自在天”呢。人为俗物所羁绊,内心苦闷不知有几何,这是很多画家的内心独白,往往不能言之所言,渐渐扭曲了画之为画的本质:看不到天地间的真情实感,仅仅是徒有外形的“媚俗”。这个“媚俗”不是现代主义艺术所托名批判的虚假审美趣味的媚俗,而是画功不到、品质不济、心力不足、立意不高的媚俗。在物质化消费侵蚀精神深度的今天,不媚俗难矣。幸这个时代总是有高韬出世的画家艺术家不离弃精神品质,一意孤行,“任其纵横”,写尽人世苍茫。

《天边云重似火烧》360cmX144cm 2001年

孙博文画面常用的一首诗“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他回顾往事,历历在目,但是这一生最真切的作为追求,只有绘画、自己的绘画。今天,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后历史时刻,所谓“后历史”是指各个国家、地区、族群、族裔都处在一个共时性的空间里,难以再用慢慢的历史长河来概括地区历史,它之发生发展必然有着全球的因素在里面。对于孙博文他们这些隐迹在闹市里的智者,虽以画为务,但他们内心的孤寂与坚定意志是同在的,他们作为孤寂的画家,内心是真实,他们最是能接受开放的文化思想的。他们仅仅是“时不我顾”而已,他们是全球时代大潮撞击裂变中的瞭望者,虽踽踽独行,但不坠于心志,虽然所求是“禅”,但这一“禅”不再是逍遥游,而是人间天地间的苍茫浩然。

为此,必有悠悠神往和艺术的永恒。

《霞光万道入水中》212cmX96cm 2002年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