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五彩缤纷的印记一一著名画家王克举20年油画艺途中的履迹回望(二)

五彩缤纷的印记一一著名画家王克举20年油画艺途中的履迹回望(二)
2022-05-22 17:59:1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写生就像写诗:面对自然触景生情,如何选用与之契合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在这一层面,诗人、画家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对景写生的过程中,最能撩拨人情绪的是自然的鲜活、勃勃的生机以及旷野中的静谧。最让人感到富有挑战的同样也是它。它的瞬息变幻为造型增添了难度,也为创作增添了不可预测的偶发因素,摇曳的棉田让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花开的灿烂。棉花盛开时的细节很迷人。

图片

《一望无际的棉花地》180X200cmX22009年

这一幅则是深秋的棉田,绿叶卷曲,伸出褐色的斑点;被摘光的棉花田,繁星点点中偶尔几朵棉絮在其中旋转。沧凉之后的壮观,隐现出生命过程的灿烂。晨雾中苍苍茫茫的棉海像是银河苍穹,是那般深远,恍惚中你已融入宇寰,空灵通透,天地相融。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情绪,控制着我的意识,控制着整个的作画过程,控制着画面的造型色彩用笔。这样的情景画面上容不得半点的精细刻画与用笔的凝滞,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浑然一体的气韵。一幅大画下来,像是刚刚指挥过一场大型的交响音乐会般淋漓尽致;又像生命交合后的筋疲力尽,愉悦而疲惫。

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德库宁和波洛克被称为行动画派。德库宁在法国时,受到毕加索艺术影响力的压抑在艺术上始终找不到出路。毕加索作画非常理性非常严谨,虽然表面上杂乱但画面里的一切安排,都是按照一种逻辑推理出来的。艺术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战以后的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约束,各个方面正处在上升时期的自由国度。德库宁“反理性”的艺术主张在这里突然迸发,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自由的、随心所欲地涂画与宣泄。创造了现代艺术中的行动画派。看他画面里的笔触,你就能感觉到他飞速的笔触,狂放而激烈,你的心跳会随着他的笔触的翻滚而激越跳动。在他的画面上所看到的是笔触留下的轨迹和似是而非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随兴恣意的情绪挥洒。

与德库宁同时期的是波洛克,波洛克首先是丢弃传统的画笔,从开始的滴洒发展到后期直接的倾倒。倾倒泼洒是情感的一种宣泄方式,就像人们用舞蹈和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象中国的书法狂草,这样的宣泄过程酣畅淋漓。虽然画面中没有了传统的章法、秩序,但从波洛克的作品中你能读出时间的堆积和情感的积淀过程。我们相信德库宁和波洛克作画时,癫狂、激情和自信的状态。对他们来说享受着这样的过程远重于画的结果。

十一月前往安徽渣济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写生。

图片

图片

《一半秋山待夕阳》140X120cm2009年   

关键词:王克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