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树干要屈伸向背,来定树的整个姿态。要有结构,不可两条黑线一框了事。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树木采取不同皴擦的方法。如画梧桐树干宜湿笔横皴,画松树干宜干笔鳞皴,画柏树干宜长线勾皴,画柳树干宜短线皴擦等等。
画树出枝时,细枝是依附在中枝上的,因此画中枝是很重要的一步,它的走势基本确定树枝的俯仰情态。同时,画细枝要抱体,树头要紧密不可太放,但树梢要松动不可太紧。枯树枝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向上出枝的“鹿角枝”,向下出枝的“蟹爪枝”。还有“平头枝”、“丁香枝”、“拖枝”等,但不常用。不管哪种出枝法,都要画出树枝劲挺,富含生命力的姿态。
画树根,画面上主要的树或生在水边﹑山崖之上的树,大多要露根。勾画时用笔要苍老劲健,画出深扎之感。树根稳健,树才多姿有神。
画枯树用笔要以转折为主,自上而下顿挫有力。两笔衔接处不宜结、不宜脱,要贯气自如。陆俨少先生有云:“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有苍茫之感,”“笔笔之间顾盼生姿,错错落落,时起时倒,似接非接,似断非断”;用墨要润,不可太湿亦不可太干。墨含笔内为润,墨浮笔外为湿,墨润则鲜。
树叶法
(一)点叶法
点叶的方法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个字”“介字点”;二、花型点:有梅点、鼠足点、菊点等;三、直笔点﹑横笔点;四、椿叶点;五、特殊点法(如梧桐、松、柳等)。点树叶要根据树叶形象有时用尖笔,有时用秃笔。例如画松针、竹叶、柳叶就应该用尖笔,梅花点、大混点等多用秃笔。有些点子的用笔要用中锋,如松针、竹叶、介字点、个字点等。比较阔的叶子,如梧桐叶、破笔点等则用侧锋。
画浓密的点叶时,点作为最小的单位,或三或五或七成群,有聚有散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疏密关系,不是很均匀地排列在一起,很疏松的点叶也同样遵循这种方法,这是点叶的最基本规律。
点叶与树枝结合时,先将树叶组成类似“个字”“介字”“花型”等等的形态,并以此做为最小的组合单位,按疏密关系组成小枝,然后不同形态的小枝再组成大枝,大枝再组成树木。
(二)夹叶法
夹叶法的种类有:圆形、三角形、菊花型、介字、个字、半菊花型等。其组合方法与点叶一样,先组成“个字”“介字”“花型”等等形态,组成小组,按疏密关系组成小枝。
画夹叶树的步骤是:一、勾树干;二、按组叶的规律双勾夹叶,并组合成不同形态的小树枝。三、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