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枝正好与画柳相反,松枝出枝两分(在树干两侧),转折如人的手臂,细枝长在树梢。
古人勾松针,虽然形状千变万化,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轮形松针(松针构成圆形);扇形松针(松针围成半圆、小半圆形);马尾松针及扇形往两边拉长形成平顶松针。松针的组织要有疏密变化,古人常用“品”字结构来概括其组织方式,两个扇形相重合约五分之二,上下相加时重合约为二分之一。
画单棵松树宜奇,画成林松不宜奇。画在平地上的松树宜平直,画在悬崖石隙间的松树宜奇曲,亦有倒挂者。
丛树法
画丛树要一棵一棵的画。同时要注意:一是树干不可等距离排列,成电线杆样,要画出树的不同姿态,疏密关系。二是不能齐头齐尾,要顺势画出层次和参差不齐的感觉。三是点叶时用笔要紧凑,树叶要紧抱树枝。四是渲染时要根据疏密一笔接一笔地进行,切不可毫无规律地乱涂抹。如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层崖丛树图》中的丛树,错落有致、密而透,非常精彩。
画丛树要注意近处丛树与远处丛树表现法有所不同:近处的丛树常常穿插比较复杂,点叶、夹叶、枯树相互掩映,同时常间以溪水、房屋、云烟等以求层次变化丰富。若四五株树便能成林,每株姿态不同,相争相让,相异又和谐。参差不齐,俯仰有情,或聚或散,或斜或正,生气盎然。远处的丛树,可取其大纲,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相生,顺势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