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于新生作品《瑞年》在“奋进新征程 共绘新时代——山东画院喜迎二十大美术作品网络展”展出

著名画家于新生作品《瑞年》在“奋进新征程 共绘新时代——山东画院喜迎二十大美术作品网络展”展出
2022-10-13 16:13: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超凡体验中的期寄

——我画《瑞年》

生活中那些感觉平常的东西,往往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比如,空气和水。一个民族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也会成为习以为 常的东西,它同样是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一年四季的那些节日。

跟平常的日子相比,节日又是些特殊的日子,它既平常,又不平常。在这些节日中,春节又是最不平常的。因为,它既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

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起源于何时?我没有仔细追究过。只知道自从我看到这个世界它就有了,我的年龄是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春节长大的。就像人天天离不开空气和水,却并不去关心它们是怎么来的一样。但文化的产生必然来自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我想,春节也不例外。

图片

社火

春节中最热闹的是闹元宵,闹元宵中最热闹的是社火。

社火产生在什么年代?我同样没有仔细追究过。但社火之名与“社”相联系,表明其起源应该相当久远。从“社火娱神,香火娱人”的说法及“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的记载来看,则知其与古老的巫术、祭祀相关。“社”是土地之神,也是祖先神和生殖神。“社”又是神的处所,过去,从天子到庶民均立有不等的“社”。人们敬“社”,是因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万物生于土,万物的神灵也皆宗于“社”。社火之名又与“火”相联系,典籍中有:“离为日,为火”;“在地为火,在天为日”;“火气之精者为日”之说,由此可知:“火”是“日”与阳的象征,社火之意体现了“地”之阴与“火”之阳的相合。闹社火又俗称“闹红火”,而红红火火的日子则正是人们所向往的。

图片

社火

“神”是原始先民以主观感知认识自然的产物。在原始时期,人们对生死及许多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感性的认知去进行想象。认为:主宰世界的超自然力量是各种各样的神。这些神灵被赋予了既与人相联系又超于人的模样,成为了人们敬畏和崇拜的偶象。人处于凡界,是平常的;神处于神界,是超平常的。虽然凡界的人们不曾见过神界的样子,但却又固执地相信它的存在,认为神知道凡界的一切,神以超凡的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于是人们就总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与神进行沟通,借助于神来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在人与神的沟通中,人们装扮成神的样子摹仿自然事象的行为跳起巫舞,或对“社”及宗于“社”的各类神进行祭祀,以此来与神进行感应并表达自己的意愿,认为这样神就会帮助人们氏族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鬼逐疫、避难呈祥。

图片

关键词:于新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