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山东工艺美院潘鲁生院长对张老师艺术风格的评价。
张老师在艺术的领域涉猎极广,通过绘画、雕塑、纤维等艺术实践对观念和形态进行思考和拓展,同时运用装置、影像、行为等艺术媒介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思考,以及对现代生活极速变化的反思与讨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而有了“跨界”,少不了的就是“融合”,二者相伴相生又相辅相成,只有将跨的各种“界”有机地融合到一幅作品中,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催生出艺术的新生形态。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探讨张老师的“跨界”与“融合”。
形式与材质
“跨界,是潘院长给我艺术创作的定义,但我自己其实没有意识到。”张老师坦言。“跨界”并不是她主观的选择,而是在自己的成长、经历当中客观发展的。就读于山东工艺美院,学习染织和纤维艺术出身,在完成清华美院的研究生课程后,开始将艺术的触角伸得更广。她认为,现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即使是普通上班族的工作都无法只局限于单一领域,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更何况艺术家。另一方面,艺术设计的根本是“原创”,“如果你只能‘copy’(复制)别人的‘idea’(创意),你就会陷入一种焦灼的状态,就会探究‘我的原创性在哪里’?”张老师认为,而要从艺术的原创出发,同时拓展到设计,艺术与设计的不断交融,因此需要将触角延伸到更多的艺术门类,以更多地艺术形式碰撞、交织确立原创的根基。
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
山工艺的求学经历让张老师开始踏入艺术的大门,而毕业后又回到了母校任教,开始了教学相长的艺术旅程。潘院长一直倡导的对民间艺术的探究更对她的艺术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回答“如何将民间艺术再创作再加工,使之可以进入艺术馆等正规艺术殿堂来展示”时,张老师认为,民俗艺术,如果用专业的方式来展示,它就可以呈现的非常高雅,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融汇与当代艺术与设计中。就她自己来说,是土生土长的胶东“大嫚”,从小就会简单的剪纸给家贴窗花,成长学习的过程也会接触到民俗文化,耳濡目染,直到潘院长在文中正式提出“跨界”,才点醒了自己,回顾过往,中国文化背景就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所以我不可能画出欧美画、也不可能做出非洲艺术,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
想要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这是张紅梅一直在追求的。
古典与现代
催生现当代艺术繁荣的最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潮流,中国传统艺术免不了受西方艺术影响,“我们这些生于70年代的人在现当代艺术方面都学习过欧美,但对于现当代艺术,对于与世界潮流融合,中国从来没有落后过,一直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圈子里。”以齐白石为例,她认为齐老艺术的突出特点在于他赶上并适应了现当代艺术和设计的极简主义风格,完美融合于传统绘画中。
而作为一名设计师,张老师认为,是当代设计走在了中国艺术全球化的最先锋,起到了引领作用,而当代纤维艺术则是被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先生最先引入中国,纤维材料应用于艺术对70年代的中国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冲击。
民族与世界
而张老师自己在中西融合方面是怎样表现?
“我没有融合,我的艺术非常中国化,我的作品一拿到国外去,人家一看,这就是中国艺术家。”有幸能被文旅部选中并推荐去国外参展,就是因为自己用当代艺术语言表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她的山水系列作品,就是在中国美术界对于传统山水画理论大辩论时期,彻底跳出了原来的框架,用新材料和抽象的手法表现中国山水画禅意和神韵,用更丰富跳跃的色彩展现当代年轻人眼中的缤纷世界。
文化艺术领域我们最常听到这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参加过世界各地众多艺术展,张老师对艺术的民族与世界的关系的理念打破常规的认知——“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她很骄傲地说,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就是包容和吸纳,所谓“兼容并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深入人心的经典元素其实都是吸收了外来文明并加以改造。比如狮子的形象已经广泛而深入的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方面面,绘画、雕塑、民俗、甚至行为艺术“舞狮”,“而狮子来自于非洲。”而古代这种“兼容并蓄”的巅峰是在唐代,大量中亚甚至西方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勤劳的中国人民加以吸收改造,变成了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比如著名的“宝相花”纹样的构成,都来自中原以外的地方,其文化艺术内涵也是出于佛教,但和本土的荷花、菊花设计在一起却表现得非常和谐饱满。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艺术就是在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沉淀、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