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书法应怎样创新发展?著名艺术家郭连章:一是简体字入书法,二是创造新字体

书法应怎样创新发展?著名艺术家郭连章:一是简体字入书法,二是创造新字体
2022-11-25 11:28: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再者汉字的发展虽然已总结出六种造字方法,是否就足够了呢?就不需要发展了呢?不是的。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发展的,只有发展才能存在,否则就会因失去活力而消亡。造字方法也是需要发展的,那么简体字的出现是否可以理解为新的造字方法,它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一种进步,而非退步。造字方法发展了,汉字同样也需要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造字活动一直在继续,造字方法也一直在继续,规律就是这样。发展的条件存在,事物就要发展,任何人也是阻挡不住的。

从简体字推广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当初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文化水平很低,民族素质也很低,如何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以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推广简体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推广简体字40多年来,我国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素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实践证明了简体字的推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就连联合国都已经认同中国简体字,这是国家强盛的结果。

反对简体字入书法的理由,与推广简体字的目的和效果相比,是否显得太渺小了,太不着调儿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文字改革不光是推广简体字,还推广普通话和推广汉语拼音,它是一个系统政策,相互配合,达到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

从我国文字改革的历史来看,解放后我国推广简体字,也不是没有渊源的。19--20世纪之交,在普及文化教育前提下发起的切音运动。20世纪初,在维护国家独立,振兴民族文化前提下,出现的汉字存废之争。20世纪20年代以后,伴随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汉字改革思潮。解放前国民党也曾进行过汉字简化。直到解放后的文字改革。可见我国的文字改革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它完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不顾历史的发展,反对简化字,坚持繁体字显然不合时宜。目光太短视了。

简体字入书法,我们还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接地气,只有接了地气,才能接近生活,接近百姓,才能使高高在上的书法,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尤其是书法的实用功能已基本消失的情况下,书法再与书法的根基和载体相分离,那是十分危险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更要回归生活,使艺术生活化,使生活艺术化。

我主张简体字入书法,并不是要排斥繁体字书法,而是主张简繁两种书法共存,两条腿走路,这才是正确的。坚持繁体字书法,而排斥简体字书法;主张简体字书法,而排斥繁体字书法,都是错误的。两者不能偏废。现在主张简体字入书法和反对简体字入书法的辩论,已经很长时间了,再辩论,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于有人带头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是非曲直。

下面再谈一下字体的创新问题。

在媒体上看到日本书法界正在搞字体创新,给我们以紧迫感和压迫感。亚洲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书法活动,如果我们不创新不发展,人家就会走到前面。比如韩国就将端午节,土炕等等,抢在我们前面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日本又在搞文字创新,我们再不努力,还在那里搞无谓的争辩、内斗和内卷,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世人,面对后人。争辩不如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有位将军在书中指出:“书体的演变反映了书法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从秦到唐,书法五种字体基本形成,体现了书法上升的阶段。之后一千多年再未出现新字体,说明了书法的衰落。如书法要焕发新的活力,就一定要创造新字体,这是不言而欲的。

关键词:郭连章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