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郭振宇关注的问题,超越了我们熟知的范畴。人类文明的基因、个体的内在精神,外在的仪式等诸多领域,既是他创作的切入点,也是他热衷于探索的问题。
他创作中使用的材料有麻绳、炭块、泥土、草芥、秸秆、砂石、纸屑等,这些材料几乎遍地皆可取用。他创作使用的工具涵盖刀、铲、板、镐、叉、锨、斧、凿,超出了绘画艺术的范畴。裱糊、拼贴、涂抹、炙烤、摔泼、掺和、裁剪、沤肥、嫁接等所有技术技能都在初接触世界的阶段尝试。精神世界的建构方式也以趣味或者游戏的方式衍承至今。
郭振宇的艺术充满了危机意识,饱含着对人类秩序与命运的担忧。在充斥着生物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等各类不可预知的危机重重的现实中,必然有一种灾难的感受力,这种灾难的感受力既是情感、精神性的,更是身体性的。他以此为基点,以艺术为触发点和载体,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表现力的世界。
在与郭振宇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他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多元。在创作时,他用大胆的方式将其思考付诸于画面上,带给观众视觉与精神上的双重冲击。
对话艺术家郭振宇
记者:郭老师,您的艺术作品总是给人一种雄浑的力量感。您的艺术世界形成了一个另类宇宙。请问您的艺术历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阶段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郭振宇:一旦说艺术历程,那是很早的。如果把艺术的概念与范畴确定,以此向前追认,是个很有意思的追溯过程。
我在农村长大,可以接触到很多好玩的艺术,无论是剪纸、年画、宣传画、刺绣、雕刻、木工、油漆家具、缝制,编柳条筐、编席子、搓麻绳、做斗笠、编蓑衣,还是打土坯、筑墙、做鞋子,以及各种自制玩具、游戏、叠纸一直围绕在我的周围。各种节日都有一套严整的程序和规矩。每当此时,成人都会把大家带入一个或庄严、或轻快的仪式中,使人感觉有个敬重的祖先或者神灵莅临附体。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乞巧、中秋、腊八、小年儿,除了正常的节庆活动,还会有社戏、庙会、市集。除了寒暑假,还会有麦假、秋假,这些时节都会准备收成的场地,打扇子、圈帐子、打场、垛垛子。晚间累了,大家围绕在麦场看戏。每个节气,大人都会念叨一声“谷雨了”“打春了”,让我老觉得是一个个新开始。我自己也动手做很多小东西。我的动手能力就是那时培养起来的。
郭振宇,《中华根》,青麻,400×2000×150cm,1999-2003
记者:感觉那时期的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很有趣。
郭振宇:是的,能够让每一个人在成长的时期浸润在一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养成审美和动手的能力。
大学是在山东艺术学院。毕业之后,我进入山东省特教学校教学。特教那段时间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聋哑人,听障学生不仅仅生理特殊,其经历也很特殊。每一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也带有特殊本领。我作为教师,并没有被常规教学所左右,而是敏锐地发现了他们特殊的素养和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善加引导和结合,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探索路径、表达载体和艺术语言。
记者:他们有哪些和一般的学生不一样的地方?
郭振宇:他们的某项才能或特质往往被放大,在通常人眼里可能会觉得偏执,有的对材料特别敏感,有的执着于对工具的掌控,有的对技术研究得很深入,有的对色彩非常着迷。我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发起并参与材料的实验与创作,使用了小时候做鞭子、绳索、捆麦草、编筐篓等经常使用的青麻作为材料,与学生们一起创作软雕塑作品,形成了缠绕、编织、捆扎、缝制、打结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特殊的人群、特殊的成长经历、特殊的契机让我们选择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材料载体,帮助我们开辟出一片独特的艺术表现天地。1999年,“生命的编织”纤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引发了美术业界和教育领域的关注、研究和探索。
郭振宇,《蒹葭之七》,布面油彩,120×240×5cm,2015
记者:这段时间,您最大收获的是什么?
郭振宇:三个方面:一是创作艺术的同时可以创造“新语种”。我一开始只知道用麻绳、青麻的创作叫“编织”,形象而直接的叫法是“麻编”,在展览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可以称之为“纤维艺术”,它是国际上已经形成的一种艺术。这次展览成为纤维艺术在中国的第二个高潮(纤维艺术专家2005年文章)。由此,我知道——也确实是——我可以和我的学生探索、甚至创造新的语言和艺术门类。二是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艺术需要自由的思想和空间,而我和学生们相处、激发、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打破了我对艺术的很多旧有认知。三是我越来越相信艺术,依赖艺术。因为人通过语言的沟通是有障碍的,但是艺术,却完全打破了这种障碍。它能够超越年龄、语言和精神。
记者:由此您也向着自己的艺术天地再次出发?
郭振宇:2010年,我开始到山东美术馆工作,工作学习之余,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记者:您个人的艺术创作经历有什么变化?这其中包含了哪些认知的变化与思考?
郭振宇:我的艺术创作与思考基本上是三个阶段:城市生活阶段、个体精神与民族精神阶段、文明探索阶段。
大学时期到刚毕业时段,我比较关注城市人的生活状态,但我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整体的生活和状态。我画城市,是借助人文的精神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关照。当时,我主要创作的是架上绘画,例如,《练功房》、城市风景、《暮光之城》(2017年)等系列作品都是受到这个时期对城市进行探索的思想的影响。
之后,我开始慢慢关注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民族内在的力量。在特教教学期间,每一个学生特殊的经历和生理缺陷造成的生活不便与内心的痛苦,都使我感受到剧烈的冲击。两个世界一对比,我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多。我尝试着蒙着眼睛走路,堵塞耳朵和人交流,体会这个群体的另类世界。这些体验通过艺术表现出来,更多的是精神的释放。我经常用一些延绵不断的符号、符号系列、象征的材料、手法进行渲染。这段时间,我开始涉猎材料,并喜欢研究一切有历史的、有印记的、粗犷的、肌理的东西。我对它们进行艺术处理,然后用到创作中。《衍》《指纹》《中华根》系列作品,都是那个时段思考的产物。《衍》表现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以及这种精神的不断延伸、传承,周期性地呈现、消解和异化。个体生命的相对孤寂和在群体中的形塑。《中华根》高4米,长20米,最厚的地方是1.5米,很宏大,带有象征性,展现的是民族繁衍发展的体系,以及由此生成的能量。自从使用材料,感受到另类的艺术旷达,我便再也无法再回到单纯的绘画。
对于心灵与宇宙的探索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渺、人类的渺小以及认知上的局限和偏见。世界是虚拟的,从人的角度去看,去认知,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我们把看不到的定义为暗物质,就像鱼不知道水,更不知道空气。认知越多,越感觉到不确定、不准确,心灵更加无所适从。这段时间,我创作的《平林漠》等作品表现的是生命与自然的协和,追求着古文人寂寥、散淡、旷达、高远的精神境界。而《时光之隧》《时间简史》系列,我思考的是心灵提升上的方法论和仪式上的认知转变,社会群体由最初的信仰、象征到拜祭中的神性赋予,最终成为文化符号的转变,这种理念在时间中的沉积透视,带给人类的在时代变迁中文化精神的暗喻。
第三个阶段是思考文明的危机。工商业文明的发展,行业与学科的进一步分离,造成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异,从而造成伦理体系的崩溃、信息时代知识的碎片化。由此我开始探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寇莫大于阴阳》《人文主义的覆盖》《天狗》等作品便是探索城市的扩建、以及资源的无度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我们是以建设之名,行破坏之实。这是一个特别浩大的工程。随之,慢慢介入到考古学。不同时代的生活和精神文化有着怎样的特殊性?除了中国的历史,我也开始研究其他古代文明,比如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文明等等。人类的文明许多是共通的,但又各有让人费解的地方。我希望将这些思考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
主题上主要包括:1.探索纪代文明、个体文明、文明演变的内在规律。从宏观上看,文明是一种混乱补救过程,都是在毁灭上再毁灭,坍塌了再坍塌;从简单走向复杂,从秩序走向混乱,从强势生存走向脆弱,直至消亡。2.思考文明的寄生性,与宿主的对立共生关系。3.寻找文明的基因与当代文明之间的内在关系。
材料上主要涵盖:回避颜料塑造的虚假性和可通约性,去除制造提炼物的引导性、规划性、专制性。标准颜色是一种谎言预设,用颜料绘画就是用谎言制造谎言,是引导使用者制造虚假、编织谎言。我尝试使用原本材料和自然材料,找到物自体的质料性、独立性和自然性。
技法上主要涉及:去除手工绘制过程,使用泼洒、流淌、震动、劈砍、烧灼、电击等方式,或者模仿自然的交互过程,产生新的作品。
《文明第五季》《文明印记》《上帝视角》《文明重建》《人类》《北纬30度》《大荒经》等作品都是这些方面的思考。也有对人类灾难的思考:《俄狄浦斯之罚》《大国角力》《创世纪》《市之弑》,以及疫情期间创作的《伊格德拉修的焚毁》《易经·封城时代的救赎》《岁星临在》;还有对秩序的思考:《宇宙的弦信息》《轴心时代》……我希望借助原始宇宙的规律或者是“轴心时代”圣哲的理念重建伦理。《创世纪》《不周山》是尝试在灾难中发现其蕴藏着的新秩序,呼唤智慧与良知的回归。
虽然是三个阶段,但是也是相互照应,只是深度在变化。
郭振宇,《始之弑》,综合材料,200×300cm,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