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于底层的意义
从介绍袁武先生的文字材料里,了解到先生绘画的经历,所有的吃惊和意外随之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袁武先生,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学画经历十分的坎坷。可以说最初一直是在所谓画家的外围、边缘,是靠着个人坚定的信念,和一支顽强的不断描画着的笔,坚持到了今天,走到了绘画的精神内核里。底层生活给袁武先生的精神构成建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即便北京画院的高墙以及如今的地位也没能隔断他与底层、与这些个悲苦众生的感情维系。他们是他创作的上帝,是他念兹在兹的描绘对象。他的血液与他们的血液,至今仍是在用同一个频率在身心里搏动。
《老海》2002年90x220cm
《北芳秋天的肖像之四》90x150cm 2005年
坦率说,这些年,我对绘画也发生了较大的兴趣,时而不仅是画两笔,同时也思考当今画坛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空洞是当代中国画坛最重的病症,特别是中国水墨,几乎是千人一面地在那些个干枯的线条和黑暗的堆砌里翻筋斗打滚。抬眼望去,少有几笔灵动而有生命情趣的笔触,更别说能像袁武先生这样,数年不懈地描绘底层,画出这样一批震撼人们心灵的画作。我想,齐白石,如他没画白菜没画搂草的耙子等等,这些与底层生灵有这种深刻联系的事物,他的艺术成就将会大打折扣。笔墨是什么?对每一个画人,这无时无刻都是个严峻的问题。当然,不能否认它超越现实的存在意义,但大家一哄而起,一味追求它的超越,模仿它的超越,将它和个体生命,和生活的喜怒哀乐,和大地的地气,和时代的呼吸,和所联系的那根血管生生拽断,那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老村)
《垓下歌》220x160cm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