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画院的领军者,孙永在积极推动艺术创研的同时,更多思考画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具备忧患意识,不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应当清醒认识到时代背景下所应当具备的战略眼光。”孙永在深入比较了新中国画院发展的历史溯源,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所面临的历史挑战与机遇,特别是中国画在当代面临新艺术媒介冲击下的紧迫使命,便针对性地提出浙江画院要“开门办院、资源共享”的前瞻性考量。尤其在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上,孙永对老、中、青画师的年龄结构和画种配比进行有步骤的调整,通过研究员和学员制度,将更多有潜质、有朝气的年轻人吸纳到画院的大家庭里,探索了一条集创作、研究、培养于一体的画院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 魂 90X90cm 2001年
雁过留声,人过留影。
数十年来画院全体画师们,虽然期间已有了成千上万的艺术品传世,今天如果我们能够再将所留存的影像素材统一整理、编撰,以板块、结点的形式付梓成册,公之于众,无疑将会从另一个角度真实还原浙江画院以往走过的风雨历程中的每一个清晰脚印,用多棱方式折射出集体与个人的多面风采,从而让业内外人士更多地关注画院的人和事,更加直观地认知我们,这无疑是个颇具历史价值的善举。
“史料所及”浙江画院影像志——孙永率画院同仁尽己所能地深翻挖潜,寻寻觅觅,特别是那些已被渐渐尘封、日渐埋没而远离我们的一些旧影,得以重见天日,曝光于众,藉此希冀:无论是天上人间还是大江南北,只要是与浙江画院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人物和事件,统筹地掇英成集,让那些如烟的往事再次映入人们眼帘,也在抚今追昔间感悟和唏嘘。
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依据浙江画院整体发展历史,以及各个时期学术、公益等活动结点,孙永设定了五大板块,区分了34个专栏,其中所涉及的事件数以百计,而所相关的人物则数以千计,集中展现给了广大读者。
▲ 戏台春秋之一 68×68cm 2021年
近年来,孙永坚持浙江画院秉持“开门办院”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通过“走进”系列、陆俨少奖、迎春雅集等各种活动,将自身的学术成果向社会开放、共享,力图使公众多层面感受艺术的魅力,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中寻求高度自信。作为一家国办艺术机构,孙永一直要求全体画师“感恩人民”和“回报社会”。
传承经典,继往开来——为新时代留下艺术的历史,也为新时代留下不朽的笔墨。如今,捧出自己37周年来的创研成果,更是画院一直秉持“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理念的集中体现。
▲ 三味书屋 190X180cm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