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在川美77、78级毕业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以青春的名义
这是一个非常文艺腔的题目,为什么我要用这样矫情的题目?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出苏联话剧,叫做《以革命的名义》,今天要来发言,忽然想起这个题目,拿过来,改动两个字。什么意思?我有我的感触。
1982年川美油画77级毕业照
前排为老师,左起:王元寿、夏培耀、张声显、吴成琨、刘国枢、魏传义、王大同、张方震、杜泳樵、马一平
二排左起:高小华、周鸣祥、罗晓航、黄同江、朱毅勇、张晓刚、黄佳、李姗、莫也、罗群、程丛林
三排左起:陈宏、雷虹、杨谦(千)、何多苓、秦明、罗中立、李犁、华提
(高小华美术馆供图)
我第一次认得四川画家,是在二十三年前。1979年春天,中越开战,我正在美院上课。我是不喜欢上课的,为了逃课,就跟了所谓中央慰问团去广西劳军,回程经过上海老家,一天中午刚出门,正赶上陈逸飞同志带着两位四川哥们儿来找,说其中一位是四川美院的高小华,画了一幅武斗的画,很棒,介绍完了,他就离去。我带着两位哥们儿又折返回家,要了高小华的油画照片看,那幅画就是日后著名的“伤痕美术”开山作《为什么》。我们谈了好一阵,高小华头发鬓角很长,站着时一条腿叉开,频频抖动着,我大概自己也喜欢没事儿抖腿吧,所以至今记得。
高小华,《为什么》
布面油画,107.5cm×136.5cm,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