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范晓楠 | 培根与“伦敦画派”

范晓楠 | 培根与“伦敦画派”
2024-05-12 16:08: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弗兰西斯·培根在伦敦地铁中

作为欧洲大家庭的一部分,英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个体。它既属于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面貌。从地理位置看,它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长期以来只能靠海上和空中与大陆保持着联系。直到90年代,才建成了一条通过英吉利海峡、联接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的地下隧道。长期的交通阻隔以及与外界交流的不便,长而久之形成英国民族性格中狭隘的岛国意识和封闭守旧的性格,但也造就了英国文化的鲜明特征。

英国是现代化的领路人,开创了全世界的现代化之路。“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这些事实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个在北海惊涛骇浪中颠簸漂浮的小岛国,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资源都很有限,如何会率先闯入现代文明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它的艺术又是以何种方式呈现这样一个独特的民族精神?

英国美术发展的特殊反映应视为欧洲美术发展的一个特殊的个案而引起重视,尤其是它经历了近两千年独立发展之后,在20世纪突然产生了一大批震惊世界的现当代艺术家:弗兰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弗兰克·奥尔巴赫、利昂·科索夫、达明·赫斯特、查普曼兄弟、马克·奎恩、萨维尔、安尼施·卡普尔、道格拉斯·戈登和塞西莉·布朗等。在20世纪世界艺术发展的大浪潮中,英国没有过多地受到风起云涌的国际艺术流派的影响,强大的传统力量使英国文化对外来影响具有巨大的包容和同化作用。

追溯现代英国产生的过程,研究英国独特民族精神的缘起,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参照的谱系,使我们深思英国艺术在战后所展现的独特面貌的根源:第一代伦敦画派艺术家的出现,震惊世界的 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群体的崛起,以及安尼施·卡普尔、塞西莉·布朗以及大卫·霍克尼等优秀艺术家的诞生,这些艺术现象绝非偶然,它用事实证明了一个有别于西方艺术史发展模式的成功轨迹的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艺术发展之路的崛起。


图片

弗兰西斯·培根(1909-1992)

培根与“伦敦画派”

“伦敦画派”中的主要成员为:培根、弗洛伊德、奥尔巴赫、科索夫以及迈克尔·安德鲁斯(Michael Andrews)等人,他们是“伦敦画派”的第一代艺术家,被这样一个松散混杂的团体联结在一起。该团体如果说有一个中心的话,那就是指“侨民屋”( colony room),位于伦敦迪安大街的一家意大利餐馆楼上的私人俱乐部。该俱乐部老板是缪里尔·贝尔彻(Muriel Belcher)女士,她也是培根画面中经常出现的模特。“伦敦画派”的艺术家经常在一起聚会,战后伦敦的苏荷区是社会的缩影,不同命运的艺术家、记者和作家摆脱了战争的阴影,各种社会阶层混杂于此,同性恋、酒精、诗歌、艺术,还有日常生活都成为赌注。培根和他的朋友们经常光顾这里的俱乐部和酒吧。

“伦敦画派”其实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十分活跃的一代艺术家之间的生活和友谊,他们占据了当时英国舞台的先锋位置。事实上,伦敦只是提供了一个环境,因为弗兰克·奥尔巴赫和卢西安·弗洛伊德原来是柏林人;莱昂·科索夫是移民的儿子;培根可算是爱尔兰人;基塔是美国人;而真正的英国人迈克尔·安德鲁斯认为自己没有国籍。

战后,存在主义之风吹遍欧洲大陆,而“伦敦画派”的艺术家,虽然对日常生活仍持批判的态度,却开始对“个人表现”感兴趣,并随着理查德·汉密尔顿和流行艺术的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形成各自风格。他们坚决拒绝抽象主义(20世纪30年代以来争论激烈),共同迷恋艺术史。弗洛伊德更倾向写实主义绘画,题材多为裸体人物和肖像画,科索夫和奥尔巴赫更钟情于绘画材料的表现力和对人物情感的持续挖掘。培根是他们的长者,也是他们中最自由的一位人物。他们的绘画风格表面上似乎找不到相似之处,实则在精神诉求上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

培根的画面充满了“血与肉”的扭结特征,从早期的十字架三联画以及教皇的题材,到后期关注自我和周边朋友的形象,他将生活状态和感受提炼,画面中充斥着残酷和血腥的场景。弗洛伊德非常欣赏培根,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弗洛伊德选择了用模特写生的手法进行写实创作,常描绘裸体形象,对肉体的刻画是他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在他非常严苛的模特写生过程中,他所探究的正是肉下腐化的灵魂,这与培根对肉体的表达有某种共通之处。奥尔巴赫和科索夫非常要好,他们与培根、弗洛伊德往来频繁。二人的主要描绘对象除去人物外还有伦敦的风景,但事实上,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他们都将战后人类整体存在的状态诉诸和宣泄在画面中,他们选择用颜料反复堆叠,笔下的人物肌肤由于颜料层过度的厚重而呈现出下滑和萎缩的状态,加之灰褐色如泥土般的色彩,更深化了画中人物悲凉和扭曲的状况。同时,他们笔下的伦敦风景,刻画的正是战后整个城市被蹂躏和摧残的荒凉景象,怒吼与呻吟的伦敦的街道和建筑,正是梅洛-庞蒂所描绘的世界之肉的呻吟。

弗兰西斯·培根(左)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右)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范晓楠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