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潘公凯: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

潘公凯: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
2024-07-22 13:38: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01年,潘公凯从中国美院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国美时他的目标是超过中央美院,到了央美,自然而然转变为要反超国美。“自己超越自己。”潘公凯笑言。

在中央美院,潘公凯继续大刀阔斧的行事风格。“我初到央美时,只有一个工艺美术系,我给转成了两个设计学院,随后建了建筑学院,建了后沙峪、燕郊新校区,学生数从672人增加到了5500人。”此外,他还为央美增加了20余个新兴专业,甚至包括汽车设计专业。

1996年至2014年,潘公凯的18年校长生涯正是中国高教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这期间,他雄心勃勃地要把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这两所国内公认的最好美院做成国际的最好美院,从中国一流变成国际一流。他大踏步地前进,设专业、扩大招生、增建校区,都做得毫不犹豫、义无反顾。

在潘公凯的努力下,中央美院的国际声望越来越好,尤其是他在任的后几年。“那时候,央美的食堂里每天都贴着海报:某月某日某某教授来做什么讲座。我告诉各个院系的老师:外国专家讲座,分院和系里可以自己组织,不用找学校审批,报备即可。另外,我们不给讲座教授讲课费,路费也不管,愿意讲就来讲。”潘公凯的宽松化管理无疑为央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一年有两三百位国内外教授排队来校,“他们说了,来央美做讲座写到履历上有分量。”

潘公凯在央美还组织主持了国际校长论坛,邀请各国优秀的美术学院校长来北京进行圆桌座谈。这个论坛后来转变为“国际独立艺术学院校长联盟”,学术性强又务实。论坛设置双主席,潘公凯是当之无愧的主席之一,还有一位是美国校长。

这一辈子希望做好三个课题

潘公凯除了是画家还是学者,更是一个思考者。他的哲学和思考,是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他坦言,这辈子最希望做好三个课题:一是20世纪初至今中国美术所走过的道路属于何种性质?二是经过百余年的争论,当下中国文化人应如何看待传统?三是中国人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的现代艺术。

潘公凯: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潘公凯主撰

潘公凯在其《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一书中明确说:我主要讨论的是现代性题域中的性质问题,不是价值判断。他进一步解释:“上世纪初以来,我国艺术家艰苦曲折地走出了一条奋斗之路,那么多不同的观点、主张、实践,在人类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转折中应如何定位?要从现代性角度去研究。”

研究潘天寿,列在潘公凯的第一个课题中。“当然,我是作为后一代艺术家研究潘天寿,不是作为他的儿子。”

潘公凯直言,潘天寿对其影响很大,潘天寿作为一个20世纪的知识分子,为其树立了人格榜样。“他是一个画家,但他说画画只是他的副业,他画画的目的是要教育救国和艺术救国。他生活在‘三千年未有之巨变’的中国环境中,画的是梅兰竹菊,而救国的动机是现代性的。他是懂传统文化的人,他知道传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流传下去对人类视觉文化的发展有用。”

由此引出他的第二个课题,当下知识人应如何看待传统?这就不得不提潘公凯著名的“中国书画笔墨研究”课题了。这一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果已汇集在《中国笔墨》一书中,并翻译成日、韩、法、英等文字,在海外深受欢迎。“但这只是课题的一个起步。”

潘公凯将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等后发达国家的现代艺术分为原发现代性和继发现代性。他认为,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现代转型不是从画面形式来分辨,而是从艺术家对现代变革的自觉应对、策略选择开始的,“自觉”是关键。

第三个课题,潘公凯将之命名为“错构与转念”。猛一看,不易理解,细听他解读,又恍然大悟。他将西方现代艺术背后的文化结构概括为“错构”,将中国文脉中的核心结构概括为“转念”,“中国的书画艺术体系,尤其在宋元以后,主要表现艺术家的内心生活与精神境界,转念是其特征。而两千年来西方艺术主要表现人物、风景客体,并不强调表现艺术家主体,这是与中国文士绘画最大的区别。”潘公凯认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他卸任后还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带博士生,要求学生们临摹《芥子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之转变为手眼心的配合。他说:“中国画的心手相应要在实践中才能建立起来,配合到下意识行为才算进去了,没有时间积累,一下笔就不对。”

“我最重要的作品是我自己”

退休后的潘公凯依然忙碌不已。朋友们给他提出战线拉得过长的意见。潘公凯也在思考:有没有必要同时做这么多专业领域的事?如果有必要,理由在哪里?对他来说,这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承袭着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和文化人。

一位成就卓著的人,适当回顾和梳理自己的人生很有必要,因为个人成果并不完全属于个人,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一方面。潘公凯的跨界实践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份良好资产,而在他看来,无论是做建筑设计、做理论、画画、当校长,都是自己的作品。“我的作品一块块拼起来,拼起了我这样一个人。”

潘公凯: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

潘公凯《错构•转念—穿越杜尚》艺术展现场

2010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我最重要的作品是我自己。”这个想法来自于前卫艺术家杜尚,他是第一个想把自己做成作品的人。

潘公凯在美国仔细研究了杜尚的作品后,觉得他“创意很好,但做得不够彻底”,理由是杜尚在把自己做成作品这件事上,花费了太多心思在个人形象的离经叛道方面,“他刻意用怪诞行为表现自己,以此作为作品。”

而潘公凯的办法是,在任何人看来,潘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人,是平易近人的院长,是大家的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自己做成了作品。“我的非常态不在表面形象,而在行为、思维方式中,这是更有创造力、更符合未来要求的新类型。”潘公凯认为,在当今时代,把自己做成作品的难度要高于杜尚,所以他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叫做——《穿越杜尚》。

(文/王勉,北京青年报记者,本文原刊于2024年06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来源:潘公凯工作室)

艺术家简介

潘公凯: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家

潘公凯,194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次子。著名水墨画画家、艺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建筑与城市设计专家。在职业生涯中,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在学术方面,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国笔墨》,论文集《限制与拓展》《现代艺术的边界》,专著《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等,还主编了《潘天寿书画集》《现代设计大系》《中国美术60年》,编撰了《中国绘画史》等重要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孙秀青)
关键词:潘公凯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