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十年的工作、创作经历也让我对中国画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大精深,而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这种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增加了文化自信,也让我的创作有了更大的升华。作为中国画创作者,思考如何继承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创新,让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在回顾近十年的工作与创作经历时,让我更加坚定地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文艺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贾广健 家家都在画图中 中国画 49cm×86cm 2022年
采访者:您如何看待文艺作品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贾广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我看来,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品质,是我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连绵不断的文脉传承,这与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和不断演进的逻辑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独特性不仅仅是绘画形式,而是它有着内在的以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为支撑的精神旨归和审美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写意”,是“造化”与“心源”的高度统一而生发出来中国画的创作理念,这些从古到今关于绘画的画论与理论著作形成了一个博大深邃的思想体系,是我们巨大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宝藏。我以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传”,在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解读这些经典和作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来摸准、摸透而把握其核心价值并转换成一种当代的审美的精神。
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我认为“传”字也尤为重要。能够留得住、传得下的东西,必定是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要有这样的创造。我们的前辈和一代代人,通过把文化现象沉淀、凝练成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传给下一代,使得一种文化精神以物质的方式得以延续。我以为,中国画的传统和历代经典作品,是我们解读和理解中国画发展正脉的重要途径。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汲取营养,感受到中国画特有的内在精神和品质。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笔墨、技法和语言上,更体现在一种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上。中国画的经典是常看常新,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它需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认识与再认识,才能把准传统正脉,才能够更好地转化和吸收。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当代绘画在借鉴外来艺术的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我们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要立于世界,并不是要用外来的东西代替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发现我们自己的文化创造是当代的价值转换而完成新的文化创造。每一位当代艺术家都应该找到中国艺术内在精神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就是当代中国画在学术上的一个时代价值。
总之,我认为中国文化有着无穷的宝藏,我们的当代艺术应该源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守住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在全球文化交融互动的今天,我们不能失去自我,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把传统的东西转化成中国人特有的当代表现,是当代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传统,然后才能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中国画的精神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