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贾广健丨生活于我而言就是心灵的洗礼

对话贾广健丨生活于我而言就是心灵的洗礼
2024-08-01 14:59:3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采访者:您是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的?您认为在当前的文艺工作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服务人民?请您分享一下您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个人情感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结合起来的。

贾广健:在当前的文艺工作中,我认为艺术作品要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服务人民,就需要我们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用心去感受这个时代的脉搏。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脱离这个时代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更不能忘记我们时代所赋予的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将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结合起来。我认为,艺术是情感的流露,但这种情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与社会、与人民紧密相连的。我在画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画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是表现面对生活、面对自然、面对时代的一种态度,从而让我从自然生活中发现了很多以前被忽略的美,让我更关注和热爱这个世界。

比如,我去年在长白山写生的时候,画了整整一个速写本,吸引我的东西太多了,我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发现,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花草树木、古朴的民居、原始森林的茂密,其实都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和趣味。这些东西只有通过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位艺术家,我们不仅要陶冶情操,不断涵养自已的心灵,更要关注社会、关注人民。我们的创作应当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应当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所接受和欣赏,才能真正地成为时代的号角。

采访者:近年全国画家参与了很多大型主题性创作,面对这样的课题,如何处理好“要我画”和“我要画”的关系?

贾广健:我以为,所谓主题性创作,并不只是我们对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内容的创作和表现。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个时间、某个事件而触发创作的灵感而即兴创作,这也是一种主题创作的方式,这就是“我要画”的体现。

在处理“要我画”的时候,我认为关键是要将其转化为“我要画”的动力,将其视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记录时代风貌、体现艺术家担当的机会,从而激发出内心的创作热情。

以我最近完成的国家艺术基金扶持的创作项目《群英谱》为例,这个项目是由我领衔、团队实施创作的,展现的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形象,其动意是我被这些时代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然后采取组建团队并申报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将其定位为一件精品力作。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搜集人物素材、采访、研讨等形式,深度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然后进行构思、创作,应该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最终以2米高、29米长的画面呈现出29位先进人物的风采。这件作品入选了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并被评选为进京作品,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总的来说,我认为处理好“要我画”和“我要画”的关系关键在于内心的转化和作品的定位。只要我们将其视为一个艺术家以作品立身、以作品记录时代的责任,就能够激发出艺术家充分的创作热情和才华。

采访者:接下来,您有哪些新的创作和展览计划?

贾广健:近期,我想主要是整理一下自己近些年的作品,同时也计划多安排一些写生活动,通过深入生活感悟自然找到新的感觉、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题材,也想创作一些大体量的作品。当然,培养青年美术人才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接下来我会继续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美院承担硕士、博士及其他方式美术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

作为一名艺术家,还是要以作品立身,努力创作时代精品。特别是花鸟画家更要深知花鸟画的创作规律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也期待同大家一起,为把当代花鸟画创作推向新的高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花间寻意·当代花鸟画研究展 | 贾广健:对艺术的一颗初心不改

贾广健,1964年生,河北永清人。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天津画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创始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第十、十一次文代会代表,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文促会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孙秀青)
关键词:贾广健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