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殷会利丨初心永驻——《延安五老》创作谈

殷会利丨初心永驻——《延安五老》创作谈
2024-09-21 16:31: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殷会利《延安五老》纸本焦墨

210cm×238cm 2024年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有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弘扬。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延安五老”不仅是革命先驱,更是对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法制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功臣。笔者选择“延安五老”这一创作题材,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传承他们的高尚情操。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崛起令世人瞩目,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温延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绝不能忘记为如今的幸福生活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先辈。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每个人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都已成为后人的楷模。当下的美术工作者,理应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这一座座丰碑。

二、焦墨与“延安五老”气质的内在契合

有了这样的构思,笔者选择习惯的焦墨表现语言来创作这幅画作。焦墨简洁、朴素又纯粹,与“延安五老”的精神、气质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契合,更能凸显老一辈革命家的简朴、坚毅、硬朗,呈现出历史的时代感与沧桑感。

焦墨本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表现,后经无数画家的长期地探索和实践,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笔者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求学时,正赶上“85美术思潮”时期,学院教师和学生们的艺术思想,以及对本体语言的探究都显得异常活跃。当时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是改革开放后进入现代社会而必然发生的艺术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中国画受西方美学思想与美术形式影响而展开的中西跨越式融合。这是中国画在观照世界艺术发展的格局时,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对当代视觉经验的一次自我与自觉的探求。此时,学术导向的求新、求变,引领着学术的主流,学生们极其热衷对新语言的表现和探索,即便是最基础的课程,也都在尝试着能否找到一种最新的语言体验。追求独立自洽的语言自觉是这一代学生的共性特征。当时老院长张仃的学术方向、实践成果也都从精神上引领着我们,尤其张仃先生的焦墨作品,深深地吸引着笔者。在读大三时,笔者就在陕北画了大量的焦墨头像,还在学校办了一个展览,是那届唯一在校期间举办的学生个展。后来笔者又出了一本小画册,张仃先生为画册题名,并对笔者有很好的评价。这是一个长者对晚辈的关怀,而这种关怀成为笔者之后几十年,朝此方向继续探索的强劲动力。

殷会利《瓦窑堡会议》纸本焦墨

240cm×700cm 2019年

焦墨绘画是简单的,它省去了墨的调和,也省去了破墨、泼墨和积墨等技法,这是它的优点和特色,也是它的局限。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有很多对焦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如北宋的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画诀》中的理论著述,以及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创作,都早已明确地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成果。然而,笔者认为焦墨开始稳定地成为一个画种,则始于黄宾虹和张仃。张仃在《我为什么画焦墨》中说:“知白守黑,强调黑白的本色美、质朴美,素以为绚,不加粉墨,我也称之为‘全素斋’。焦墨的含蓄纯净反而能产生一种肃穆的力量感。”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对此感同身受,并多年探索焦墨的艺术语言,建构独特的焦墨语汇,追求鲜明的辨识度,反复体会焦墨所特有的简单、纯粹和力量感。

关键词:殷会利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