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之前的一项秘密军事行动。由音乐家周巍峙谱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旋律激昂,歌词中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句响彻大江南北。此后,“跨过鸭绿江”成为中国美术家的创作题材之一。侯一民两度创作《跨过鸭绿江》,两幅作品时隔近半个世纪。郑洪流也结合战地经历与写生素材,创作了《跨过鸭绿江》。吴云华、高阳和陈国力、张志强亦分别创作了《跨过鸭绿江》,作品的构图策略与色彩运用各具特色,共同表现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宏大叙事特征。
侯一民 跨过鸭绿江 油画 尺寸不详 195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最早创作“跨过鸭绿江”题材的是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侯一民。1950年10月,侯一民、洪波、林岗、伍必端、张信让作为记者赴朝鲜采访。他们在朝鲜生活了一个冬天,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在当地画了不少速写,部分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1957年,侯一民创作的《跨过鸭绿江》入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军美展”,以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年来的斗争历史为主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伟大战争中,志愿军战胜强敌,使得新中国及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大大增加,抗美援朝成为“第一届全军美展”的重要创作主题。
侯一民的《跨过鸭绿江》构图为横幅。志愿军队伍横贯画面右上侧。画面背景是江面、天空以及鸭绿江大桥。志愿军战士从大桥跨过鸭绿江时背负着枪支弹药、粮袋、背包等很重的装备,队伍中夹杂着骡马拖着的炮车,显得很拥挤。宏大的场面使人鲜明意识到战争的规模。志愿军战士进入朝鲜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断断续续向北撤退的难民——老人手拄柴棒,婴儿伏在母亲怀里啼哭,牛车上载着不能行走的老人,路边是衣衫破旧的孤儿......朝鲜百姓对志愿军的到来欢欣鼓舞,主动让开道路以便志愿军行军。画面中心,一位朝鲜老大爷作为向导,正在为志愿军带路。白色是画面的主色调——志愿军踏着皑皑白雪前进,朝鲜老人的民族服装亦是白色的。侯一民曾回忆起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从安东过江,那时江桥已被炸断,从冰面上走了过去。一辆运送邮件的卡车带我们向志愿军总部进发,天上不停地有美机掠过,飞机投下的照明弹为我们一路‘护送’......没有对话,没有招呼......一路上我为朝鲜人民的性格震动,他们的仇恨深沉而无言”。
《跨过鸭绿江》是侯一民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毕业创作。这批学员的画作在油画技巧上改变了“土油画”的形态,对形体结构与色彩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学理层面。马克西莫夫曾经说过,侯一民“很善于用笔”。侯一民有些中国画基础,用笔上颇为讲究。从志愿军行军路上雪地的白色、朝鲜难民服装的白色到志愿军军装的土黄色,两种油画色彩似乎呈现出了中国画的效果。
可惜的是,侯一民《跨过鸭绿江》的原画下落不明。2003年,他决定重画《跨过鸭绿江》。他认为,“跨过鸭绿江”是家国情怀和历史视野下的重要创作题材,不能被遗忘,而他也对志愿军战士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其二度创作的《跨过鸭绿江》为横构图,犹如一幅中国画长卷。冬天傍晚时天空的钴蓝色和白雪的白色构成了新作的冷调气氛。与原作相较,新作里的志愿军队伍在交通员的指挥下行进,车队从大桥上驶过,与步履匆匆的志愿军队伍共同形成了滚滚洪流。新作仍保留了为志愿军带路的朝鲜老人,同时描绘了更多的孤儿,并将之从原作中偏左的位置移到了中心位置。新作主题有一点转移,更多了一层人道主义关怀。
侯一民 跨过鸭绿江 油画 尺寸不详 2003
郑洪流曾是志愿军第12军美术队队员。1951年3月,他随队从丹东宽甸渡口通过鸭绿江浮桥进入朝鲜。郑洪流在朝鲜前线负过伤。郑洪流在朝鲜战地创作了《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这两幅作品收录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画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64年,郑洪流创作了《跨过鸭绿江》。此作构图为横幅,突出了刚入朝时志愿军战士的英武形象。画面色彩为暖调,夕阳从志愿军战士背后投射过来。人物正面为逆光处理,夕阳的暖色调与地面的土黄色、朝鲜妇女衣服的白色形成了柔和的对比关系。
郑洪流为了在画作中再现当年的地理环境,来到志愿军曾跨过鸭绿江的路口写生。停战以后的朝鲜出于经济原因,中朝边境地区几十年来几乎保持原状,鸭绿江路口坑坑洼洼,地面泥泞不堪。郑洪流是结合曾经的入朝经历与现场采风完成创作的。在画面右侧近景处,朝鲜百姓正在填弹坑、铺平道路,热情地迎接志愿军。在画面左侧远景处,作者描画了中朝老战友热烈相会的场景——两位朝鲜人民军军官热情地迎接志愿军军官,双方紧握双手,热情友好。老战友相会的情节多少冲淡了一些紧张气氛。郑洪流的《跨过鸭绿江》表现了入朝志愿军战士意气风发的英武形象,画面色彩是明亮的,与“第五届全军美展”的主题十分契合。
郑洪流 跨过鸭绿江 油画 150cm×300cm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