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近年来,“综合材料与表现”成为许多美术家表现时代精神,更新观念,探索形式美感的手段,在国内外重要美术展事与交流中涌现出不少好的作品。
“材料”,不仅作为绘画创作的介质,“材料与表现”,也不仅仅是某种艺术效果的追求,更体现为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方式和学术立场。在当下绘画形态的总体格局中,作为单一画种与多画种技法互渗融通的增长极,为中国美术的时代性和国际化形象的树立,起到积极的作用。以材料与表现为切入点,导引风格样式的演进,表现方法与形式美感的创新,表现内容的多样化,顺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综合材料绘画秉承继承与创造的宗旨,以中国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为根本理念,继承传统,融合中西;以中国绘画当代艺术表现为形态特征,激励创新,坚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与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提倡绘画本体的艺术语言研究,鼓励绘画领域内材质与形态、风格与样式的艺术探索。
众所周知,近现代的中国美术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美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以国、油、版、雕等画种做区分,展开中国特色的美术教学和艺术创作。客观地讲,这个体系或者说体制对于我们特定时期的文化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历届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都是以画种作为分展区或以画种命题,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这些美术作品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或工作在各个阶层、不同地域民众的真实状态,艺术创作上的冲动也正是来自于他们在考察过程中的生命体验。
然而,中国美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又必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了:持续几十年的艺术创作模式是不是需要在国际大美术的概念下调整和演进?
上世纪中叶之后,国际美术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画种的边界模糊而走向融合。形成架上艺术,装置与立体艺术以及影像艺术三大板块。事实上,它们之间的关连愈来愈紧密,在装置作品中,绘画的元素与日俱增;在影像的作品中,装置与绘画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在绘画的作品中,装置与影像所呈现的空间概念与视觉观念更是像潺潺的溪水流向四方。许许多多的“画家”变身成为架上艺术家。
谈到“架上”,我们一般会与绘画划等号,而“架上”的绘画与“架上艺术”还不是一回事。对于后者来讲,“绘画性”的概念早已发生变化,如今的“架上艺术”已经由墙面向空间延展,这种趋势反映了艺术家对作品主题更加宏观的思考与把握,也体现了架上艺术作品在当下生活中的时代身份。无论劳森伯格、塔皮埃斯或基弗都把悬挂的作品和“摆设”的作品在展示中作整体布局。与装置作品有共性的一点是,很多“架上”艺术家都非常关注对于“现成品”的开发和利用,废弃的旧纸箱或麻袋片等生活用品被艺术家开发利用,不仅使绘画的概念发生变化,也走进日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弗等人的作品所提供的就不仅仅是绘画在形态上的变化,更是对原有“架上”概念的质疑和绘画理念的革命性转变。
劳森伯格《ROCI》2024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