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设色 368cm×146cm 2023年
认真投入是张江舟做事的风格,也是他这一代人共有的特质。如今能够取得如此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也是应了他一贯的认真投入。不仅如此,复杂的人生经历、多样的生存体验,更是他深刻而独具个性艺术创作的精神之源。
一、沉重主题背后的特殊人生经历
看张江舟的画,总觉得有一份沉重,即使是较为轻松的题材,内里也总有一种隐隐的伤痛。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张江舟创作了“殇——戊子记忆”系列作品,主题直指生死问题。一个“殇”字承载着令人窒息的痛。
古人将20岁前的死称作“殇”。张江舟以“殇”为题的作品传达着对逝去的年轻生命的哀婉与痛惜。这批作品回避了惨烈的灾难场景,回避了对抗震救灾的叙事性描绘,而是将大量的或僵直或蜷缩的人体置于如天地洪荒般的抽象空间之中,诗性地、意象化地传递出对生命、对生死的终极追问。这批作品是安魂曲,是对逝者的灵魂超度,是赞美诗,赞美日月星辰,赞美生命静好。作品弥漫着苍凉凄美之情境。
张江舟 殇·戊子记忆之五
纸本水墨 180cm×192cm 2009年
张江舟的水墨艺术带有悲剧色彩。悲剧美学风格的建立,几乎成了张江舟艺术风格的标配。这也是娱乐为王世风之下,他的水墨艺术如此另类、如此不合时宜的现实尴尬。即便如此,张江舟从来不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近期,他创作了“躺平一族”系列作品,大量红色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问及何故,他说:“只想画得幸福些、轻松些。几十年的苦难主题,有点让自己透不过气来。”即便如此,这批以“躺平”为题、以鲜红的色彩为主调的作品,仍旧透着苍凉、透着隐痛。
从艺术史的维度看,张江舟的水墨艺术对生命主题、生死主题的切入,拓展了水墨艺术的主题边界。“生命”是中华美学的核心主题,魏晋文学中的生死主题,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章。但生死主题,在以“和”为宗的文人笔墨中几近绝迹。这与文人画的艺术功能和古代文人的审美选择有关。张江舟的水墨艺术对生命主题乃至生死主题的正面切入,丰富了水墨艺术的精神内涵。
张江舟 阙·寅
纸本水墨 130cmx130cm 2020年
2014年,张江舟做了以“生命·墨语”为题的大型个展。展前的记者见面会上,学术主持王鲁湘问,“生命”二字如此沉重,江舟何以担当得起?一旁的画家梁占岩说:“‘生命’二字如果江舟担不起,现今美术界没人担得起,因为他是上过战场,有着血雨腥风,生死一线经历的人。我曾陪他在广西宁明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友扫墓,看到过他那张满是泪痕的脸。那是我迄今看到过的最干净的一张脸。”
张江舟 有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