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主持、亦师亦友的刘伟冬认为,“安源的绘画资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知识的,一个是精神的。前者构成了他作品的图像要素,不断地在推动他,而后者则是他追求目标,一直在引诱他。两者合力便构成了安源的创作动力。”
李安源在对王鉴画于1656年的《梦境图》的研究中展示了,在面对明清鼎革的政治变革与“南北宗论”的艺术变革时,王鉴最终选择了一种最为内向、最为私人化的艺术方式,那就是描绘自己的梦境。李安源的绘画中,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梦幻般的具象和抽象相互溶解和转化的特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可以说,他的绘画,就是他的“自画像”,是他梦想中的秘境。
《风景6》90cmx80cm 纸本丙烯 2022年-2024年
策展人兼好友的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展言中这样评价,“安源教授画戏画风景似乎并不刻意,内容不过是表皮,重要的是直抒胸臆,表达个我。他画天地万物,都笼罩着神秘与忧郁,一切不过是他的依傍与借口,作品的表象遮不住自由心性的流露……”
就像李安源用“内和中西”来定义刘海粟的艺术理念一样,看起来和过去人们所熟知的“融合中西”一脉相承,但用“内和”代替“融合”,更加强调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指出的,“李安源的绘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种最早由民国时期留法艺术家所倡导的‘中西融合’的现代主义艺术趣味,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什么是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界定。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异的。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即其作品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是以个人精神性的表达为核心的“内向”之路。
过去,他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用理论和著述发现着一个个积极的个体如何与世界建立文化上的联系;今天,他还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在绘画的世界里,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他的敏感与批判,他在学术与艺术之间获得的复杂经验,都成为一个新的刻度,标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在当下所能呈现的内在活力。
(文/杨惠娟)
(来源:相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