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刘曼文丨在“园林”中迎来创造力的又一次爆发,进入了更为宁静自在的生命状态

刘曼文丨在“园林”中迎来创造力的又一次爆发,进入了更为宁静自在的生命状态
2024-12-03 15:28:5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刘曼文,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16岁被鲁迅美术学院破格录取,三十几岁凭借“平淡人生”系列一炮而红,并入选20世纪中国油画展,她与张晓刚、方力钧一同被认为是“90年代最具批判性的画家”。

《平淡人生之六》布面油画 162cmx130cm 1999年

空白图.png

“园林”系列最新个展“那地方恍若梦境”,木曦画廊‍‍‍‍‍‍‍‍‍‍‍‍‍‍‍‍‍

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刘曼文却选择从名利场“撤退”,退回到自己的内心。16年来,她一直在画“园林”,用西方的油画技法去呈现中式的文人情结,借“园林”描绘着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这是其创作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系列。

10月,刘曼文个展“那地方恍若梦境”在上海木曦画廊开幕,35件作品均是近两年“园林”系列的新作。60后的她,在“园林”中迎来了创造力的又一次爆发,也进入了一种更为宁静、自在的生命状态。“一条艺术”探访了展览现场和刘曼文位于上海朱家角的家和工作室。

空白图.png

刘曼文最新个展“那地方恍若梦境”,木曦画廊

“我小时候拿到笔就喜欢画,我们那个年代无论是干什么都没有什么目的性,喜欢就去学、去做了,也没有收学费的地方,都是免费的。”刘曼文如此回忆自己艺术之路的开端。

1978年,16岁的刘曼文刚入学鲁迅美术学院‍‍‍‍‍‍‍‍‍‍‍‍‍‍‍‍‍‍‍‍‍。

空白图.png

毕业创作(1981-1982)19岁‍

恢复高考那年,她刚刚16岁,初中毕业,就直接报考了鲁迅美术学院的本科。“其实我因为不够年龄,是没有报考资格的,但鲁美看到我交的作品以后很重视,还报了原文化部特批,现在想起来也很梦幻。”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工作,进行一些主题创作,画农民、少数民族。但内心深处,她一直渴望着真实的、自我的表达。

《窗外的大风景》布面油画 150cmx180cm 1996年

1997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刘曼文大胆地送展了一幅非常新锐的作品《窗外的大风景》。“以前没有人这么画过肖像,人物跟场景是两个世界。人物近乎黑白,窗外的绿地却很鲜艳,鸟笼里的鸟也是金碧辉煌的,都是在隐喻我内心的状态。”

“我当时觉得哪怕落选,我也要把我的想法画出来,没想到能入选。中国油画界重要的先生们都认识我了,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促使我更进一步去探索关于人生的话题。”

《平淡人生系列之十二》布面油画 162cmx130cm 1999年

1996年,她开始创作“平淡人生”系列,尖锐地描绘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压抑、矛盾、无奈,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共同面对的现实困境。

“完完全全就是我和身边女性朋友们真实生活的折射。家庭的角色,个人事业上的追求和想法,总是会有很大的冲突、矛盾,没有什么可以疏通的地方。孩子作为一个纽带,维系着一个家庭。我大学女同学,看了以后都流泪了。”

1998年,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之一,红门画廊创始人布朗先生发现了“平淡人生”,千方百计地找到刘曼文,为她举办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个展。

空白图.png

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

就这样,刘曼文在国内外瞬间名声大振,受邀去欧洲八国考察交流,更入选了20世纪中国油画展,“平淡人生”成为了90年代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

“2003年,是中国艺术市场最好的时候,我恰恰在这时候选择的是没有再继续。也有台湾画廊找我要签约‘平淡人生’,我说‘平淡人生’我画完了。”

谈起这个决定,刘曼文的语气很平静,也很坚定。她不愿陷于过往的辉煌中,也不愿为了市场再重复她已经“熟悉”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她的人生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另一种生命的状态。41岁的她独自来到上海,重新开始。

空白图.png

来到上海后创作的“蓝调”系列,2008年

“到了上海以后,我有四五年的时间没有进入到我想要表达的语言状态,又是生活的转型,又是创作内容的转型。我那时候就不断地在居住的周边走来走去,我发现,繁华的都市其实是冷漠的、陌生的。当我发现了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找到了突破口——蓝调。”

刘曼文持续创作至今的“红颜”系列:

《红颜—蝴蝶》布面油画 200cmx162cm 2010年

空白图.png

《红颜—周旋》布面油画 200cmx162cm 2008年

空白图.png

《荷塘月色》布面油画 200cmx162cmx3  2011年

接着,刘曼文又从当下的都市进入到历史的空间,研究老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女明星。“当在一个大时空里回望她们的经典瞬间时,她们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属于‘中国式’的符号。”

几乎同时期,她开始截然不同的创作——“园林”系列。

空白图.png

《园林漫步》布面油画 130cmX100cm 2022年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园林漫步》布面油画 40cmX80cm 2022年

石头、植物、粉墙、黛瓦在她笔下都转化为流淌着万物有灵的生命痕迹,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中,构建起一个远离尘世的精神性空间,她沉醉地“漫步”于其中,一画就是16年。

回顾刘曼文近半个世纪创作生涯中的各个阶段,你几乎觉得这不是同一个人画出来的,而这种巨大的反差正印证了她的成长与生命力,一个人如何从压抑的现实中解放出来,找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她用力地呐喊过,也依旧在松弛中持续释放着新的能量。

《与自然相关的点线面》布面丙烯 30cmX40cm 2023年

在刘曼文之前,园林常出现于中国古代绘画之中,却极少有人尝试用西方的油画技法去描绘。

“我很多老朋友们很不理解,觉得园林不适合油画,但恰恰是这一点吸引了我。我要克服原有的技巧带来的惯性,越难,越是要挑战自己。”

贝利尼博物馆“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展现场,与贝利尼博物馆馆长路易吉·贝利尼(右三)

路易吉评价刘曼文“能透过画布看到更加深层的东西”,这也是贝利尼博物馆首次邀请中国艺术家。

而到了国际平台上,又是另一种观看的视角。2017年,佛罗伦萨贝利尼博物馆为刘曼文举办个展,特意为“园林”系列打造了一个中式古典的空间。开幕式后,刘曼文惊喜地发现,观众自发在“园林”系列下放了花,包装纸还是按照画里水的橄榄绿色去配的。

“西方对中国的这些题材,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要有一个相通的语言让他们能理解、进入。绘画就是一种语言。”

中西的碰撞与交融,也在此次“园林”系列新展“那地方恍若梦境”中展开。学术主持王凯梅创意性地将刘曼文造访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出生地而激发的创作,与“园林”系列并置,构成了一出“三幕情景剧”。

达芬奇出生地的景象

空白图.png

刘曼文的创作《达芬奇出生地》布面丙烯 40cmX80cm 2024年

在达芬奇的出生地,刘曼文看到宛若生命轮回的一种密码,如达芬奇一般神秘莫测。

空白图.png

《春去春又来》布面丙烯 100cmX80cm 2024年‍‍

而《春去春又来》中,一条根茎蔓延过三张画布,重叠变幻的色块,流淌的颜料笔触,则是刘曼文用自己的“密码”描绘着生命的复苏。

《米开朗基罗出生地》布面丙烯 30cmX30cm 2024年

空白图.png

《米开朗基罗出生地》布面丙烯 40cmX30cm 2024年

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出生地,又是另一幅光景。厚重的山墙不给阳光留一点缝隙,树枝与藤蔓缠绕,留下斑驳的痕迹。

《园林深处》布面丙烯 80cmX100cm 2024年

刘曼文选择用大量的黑色去描绘生命之重。这种黑看似简单,实际是她反复涂抹、堆叠后的结果,暗藏着一种厚重的力量。

拉斐尔出生地的粉色光线

空白图.png

《拉斐尔出生地》布面丙烯 50cmX40cm 2024年(左)

《又见狮子林》布面油画 80cmX80cm 2024年(右)

拉斐尔的出生地,则完全是粉红色的基调,就是文艺复兴最辉煌的颜色。刘曼文给画面罩染上一层金色,去重现那种朦胧透明的感觉,某种穿越时空的神性。

“从2008年到现在,其实这个系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发现园林给我的精神含量远远超过我视觉上能看到的,还有我看不到的,具体的景物一步步消失掉,进入到更加自由的一个想象。”

“最后,当我没有刻意想去画园林的时候,画出来仍然是园林。它成为了我的一个精神家园,我的一个载体。”

空白图.png

《天人合一》布面油画 180cmx140cmx2  2022年

空白图.png

《春分》布面油画 200cmx300cm 2024年

空白图.png

《秋分》布面油画 200cmx300cm 2024年

每一幅“园林”,刘曼文都要画很久。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有一点陌生感,她会把画背过去,过一段时间再继续。也有时候,已经出版、展览过的画,时间改变了,状态改变了,她还会继续再画下去。“我现在创作的方式是用排除法,我不想要什么,我是想调动自己的潜意识。”

“反反复复画,反反复复叠加,在看不见的地方用功。这个过程就是让我把技术都忘掉,让我的心释放出来。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觉得‘无形’是最重要的。”

图片

刘曼文在工作室内创作

2019年,刘曼文从上海市中心搬到了位于郊区的朱家角,三层的小楼既是工作室也是家,几乎没有做太多的装饰,一切极简。

她每天的日常生活随性而松弛,看书,画画,在周边的自然中汲取能量。“朱家角这边有很好的风景,会让我不断地去感悟自然当中的能量和生命力,我也觉得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空白图.png

刘曼文的家兼工作室

这些年,刘曼文一直在做减法,从复杂走向简单。“但是这种平淡跟过去的平淡完全是两个境界,现在的平淡我觉得是一种自由呼吸,放下更多就会得到更多。”

过去的她热爱时尚,收藏了很多好看的衣服,而如今,整栋楼里只有一间很小的储物室,就容纳下了她的衣服和杂物。“我觉得不太恰当的,哪怕再喜欢我也会放下,选最适合自己现在的。”

朋友也在筛选。不费太多精力在应酬、社交上。

图片

对自己的要求也在做减法。“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什么,也不要用绝对的好坏去看待什么。我不追求多奢华的生活,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我想做的那些事。”

“我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放下,让我的心放松了就更有能量了,画中的境界都是个人心境的体现,现在的生活和创作就是我理想的状态。”

文/朱玉茹‍‍‍,来源:一条艺术)

艺术家简介

刘曼文:以形写神,追求一种模糊又可感知的境界

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2010-2018任职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上海白玉兰美术大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等奖项。出版入编:《20世纪中国美术史(油画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油画分册)》湖北教育出版社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意大利普利菲卡多基金会等收藏。

重要个人展览

2024“那地方恍若梦境”——刘曼文园林个展(木曦画廊 上海)

2022“漫步”——刘曼文园林个展(木曦画廊 上海)

2021“平行线——刘曼文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21“宁静之美——刘曼文作品”(木曦艺术 上海)

2019“延伸的视野——刘曼文、邓翰墨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19“时间·记忆——刘曼文作品”(鸿—美术馆 上海)

2018“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魁蒂公爵古堡 波比)

2017“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贝利尼博物馆 佛罗伦萨)

2016“情感时空的图像—刘曼文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15“时间的记忆——刘曼文作品”(DOMENICO.PURIFCATO 基金会画廊 罗马)

2014 “时间的记忆——刘曼文作品”(20 ART SPACE 上海)

2011“秋水伊人——刘曼文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北京)

1999 刘曼文“平淡人生系列”作品展(红门画廊 北京)

(责任编辑:孙秀青)
关键词:刘曼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