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在山水画的实践中,试图将北宗的笔法和南宗的审美巧妙结合在一起,这对石峰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因为,从审美来讲,董其昌倡导南宗的披麻皴,之所以能够更加深入的体现文人画“以画为寄”的特点,是因为它的中锋用笔,可以达到既柔也刚、既枯也润的一个境界。石峰的基础用笔是北方的,来自碑学体系。方笔特点相对来说比较粗,比较强调力量、重拙。石峰在实践中,去掉了长披麻皴中的细节,使它变得更长,用这样的笔势来勾勒山石,再去用水墨皴擦或者用青绿晕染。因为青绿的晕染,可能会使他的皴法减弱,但从斧劈皴到披麻皴的转变,让石峰的画面显得既有北方的气势,又有南方的温润。
(文/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石峰师法自然,又深谙色墨美学。他以墨线勾形,赋色青绿,常常是“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却又“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其青绿色因墨色的介入而褪去了火气与浮躁,多了沉稳与静谧;墨色则因青绿色的融入而润活、丰富起来,带来“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的多维多变的精彩审美体验。“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他常以“水”作为整幅画作的生机和气机所在,动为飞瀑,静为湖溪。留白为山间云雾,自带光感和天趣。在外光与内光的共同作用下,虚室生白,使得画面整体明媚起来。皴擦点染则为层岩叠壑、翠霭晴岚、屋舍亭台、茂林密箐等,移步换景、多样态的表现方式极大地丰裕了视觉和心理的审美层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
(文/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石峰 有家皆掩映 纸本青绿 137cm×68cm 2024年
石峰作品起于水墨,水墨才是整幅作品的话语结构,是写意的。在写意的基础上,再加色彩,加青绿的颜色,是从写到染,染的过程可以增加层次性。石峰的作品很耐看,我非常喜欢看他的局部,局部放大之后,这个笔墨与色彩的关系会更清晰。在水墨底子上,不断叠加色彩,最终形成了一种浑厚华滋的感觉,这就让局部非常耐看,让整个画面更平衡,既有结构性的东西,也有充满趣味性的微妙细节。
(文/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石峰的绘画非常全面,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都非常擅长,既追求雄奇,在雄奇之中又有阴柔,他把这两种审美协调得非常好。他的青绿山水与传统的青绿山水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常说的《千里江山图》,还是比较工细的,而今天我看到石峰的青绿山水还是比较洒脱的,有很强的写意表现力,这是非常独特的。
(文/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峰 山若屏风翠壁横
240cm×192cm纸本设色2022年
石峰水墨、青绿均擅长,尤其在墨、色结合这块,应该说是兼具了清雅虚和的笔墨精神在里面,既有非常肯定的笔意,又有湿染干皴以及色度的微妙结合,这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意象。我们说人品即画品,大家都提到石峰的北人南意,从他的神采也能够看到他的画,在他身上是统一的。石峰从外表上看是那种高大的、清朗的,有魏晋人的风格,又有汉唐的气象,表现在他的画里,他的用笔和用墨都很明快、很爽朗,有一种快意的锐利。
(文/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石峰的青绿山水在画法上有自己的特点,他基本上是墨稿画得很完善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画青绿,这样他的墨色和青绿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呼应。用色上,石峰用色非常雅正。传统上的青绿,装饰性比较强,会让画面感觉上有一点俗。但石峰的青绿,注重与笔墨节奏的呼应,注重色彩本身的写意性,这让他的青绿一下子就与传统青绿拉开了距离。石峰是北方人,长于山东,学习工作在北京,他的作品既有追求雄强的一面,又有南方的文雅细腻,远观有大气势,近看有笔墨的意趣,这是跟其他山水画家所不同的。
(文/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分党组成员)
石峰 雨过泉飞乱壑松 纸本青绿 137cm×68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