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本工笔重彩
200cm×125cm×3
1997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相比之下,王颖生的写意作品就更能体现其国学修养,虽然同样是中西交融的技法表现,但在把握人物基本造型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了水墨写意的韵味。画中人物细线勾勒的身形,完全彰显着以线造型的特点,由此突出了线的丰富表现力。王颖生作品中那些大片浸润的色墨,散发着强烈的水墨气韵,仿佛落入水中的花朵,无意间淌出斑驳恬淡的印迹。在这里少了些许严谨的具象写实,而遵循着“以形写神”的审美原则。画中人物通过线、色、墨的交融,体现出不同的个性气质,精神面貌,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踱步之一
纸本铅笔线稿-1
200cm×125cm
1997年
四、学术价值
作为探索型的艺术家,王颖生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在多年的教学和创作中,王颖生始终坚持探索与开放的审美视角,个性化的语言式塑造风采各异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氤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很多新奇的构思和创意,来自于画家超前的审美意识和独立的思考,代表了自身对当代人物画的独到理解。这种认知是建立在深厚的学术底蕴上的,在超前的胆识基础上,形成更具包容性的绘画风格。在语言方面,他吸收了中西绘画不同的技法内容,对造型的掌控力非常高,从而提升了画面人物的生动性和真切感。无论是精工细腻的工笔,还是恣意洒脱的写意,都会在形象的塑造上显现最具个性的风貌气质,使人物脱离了笔墨本身的束缚,而变得鲜活丰满起来。他的这种尝试,解决了笔墨和造型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客观上推动了当代人物画的改造进程。无论是对西方绘画流派的借鉴,还是对中国传统壁画元素的吸收,都体现了画家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创造个性。这本身就是一个笔墨更新和再造的过程,应属学术上的探索和挑战,但画家从未知难而退,而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最前端。
旧照
纸本铅笔线稿
145cm×180cm
1996年
在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社会责任同时,王颖生依然能够保持创作的积极性,凭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专注于当代人物画的传承研究。特别是在现行体制中,西方绘画思潮大行其道,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失。面对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王颖生能够站在民族的高度,以清醒的认识重新找回传统的文化内蕴,实现了中国笔墨精神的回归。在这方面,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竭力从传统笔墨的深处挖掘有益的成分,逐渐融汇在自己的笔墨技巧中,形成具有较强学术意义的审美体系,复原了人物画最根本的水墨特征。画家所具有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敦促他在学术上表现得更优秀、更卓越。
(文/刘丽芳,摘自《王颖生先生作品研究》)
部分代表作品及创作草图欣赏
静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