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见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可甲骨文已经在文字的构造、表意诸方面相当成熟,形成文字的过程漫长,只是我们还没有在出土文物中发现。我们的文字史、书法史应该会更早、更长。
我们现在一提楷书,立即会想到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但古人对楷书的概念与我们不一样。在楷书成熟的魏晋时代,不叫楷书,而叫“正书”“真书”。正书规范了点、横、竖、撇、捺、折、钩,后人以此为“楷则”,所以才称“楷书”,即可作为楷模的书法。这意味着,楷书的“楷”,不仅仅是端端正正,还有楷模的意思,表示书写的法则有“法”可依,有楷模可依。
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有了规范、统一的书法审美和法则。魏晋、唐留下来的法帖、法书,直到现在都被奉为书法的最高审美范本,被欣赏临摹、感叹致敬,也可看出汉字和书法对中华民族内心审美的塑造具有多么令人惊叹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让相隔几千年时空距离的人同样心动。
《瞭望》:所以在您看来,书法远不只是一种书写的技能?
孙晓云:书法绝不仅仅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字书写技能,更是一种审美追求、情感呈现和精神表达。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蕴含着巨量的审美信息,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和美学特征,某种程度上也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石之一。
《瞭望》:您眼中的书法美在哪里?
孙晓云:《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所言“大美”,并非指具体事物之“美”,而是一种在自然中普遍而真实体会到的“美”。通俗地讲,“大美”乃最高标准。
书法的美,基于的是汉字的美,而汉字担得起“大美”二字。粗略概括,至少有字义美、字形美、字音美三个维度。字义美、字形美容易理解,字音美举个例子,比如“流水潺潺”,其读音就别有一番韵致,有音韵美。
在汉字造型、结构、用笔上的美,是要靠长期熏陶、目染、练习,才能真正体会到的。书写者的个性之美,既是建立在法度、规范的长期制约与磨砺下的共性,又是一种自然流露。只有熟悉人人必须遵守的共性,才能有高级的个性,才能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这恰恰是中国文人趣味与精神旨趣的艺术化、审美化的表现。
▲孙晓云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
书写里的东方哲学
《瞭望》:能否举个例子谈谈您在书写中体会到的东方的文化思维方式?
孙晓云:比如书法讲究“志气和平,不激不厉”,与儒释道的思维方式高度契合。倡导推崇平衡和谐、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不强拗造型,写字如修行,静谧似禅定,排除外界五光十色的干扰以及内心杂念,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笔画,避免走向过度的极端。
我是一个书法实践者,长期的书写让我感慨良多:书法的技法和法则与中国哲学息息相关。书写的深入后会发觉,汉字的起承转合、开张收拢、左右上下顾盼衔接,其实都暗合东方哲学的道理。
书写还帮助我领悟到很多哲理,比如什么叫“独善其身”,什么叫“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我从书写中悟到的。临帖时,我会纠结这一横有点太高了、这一撇有点太粗了,我就会要求自己、纠正自己,这个纠正的过程,就是反省、检查自己的过程。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在书写的严格要求中度过,那不是“三省吾身”,而是百省、千省吾身,这对每个人的进益、帮助会非常大。有了这些体悟,我愈发觉得汉字确实伟大、确实了不起。
《瞭望》:年轻人能吃得了这种苦吗?会不会对自己太苛刻了?
孙晓云:我不觉得“三省吾身”是苦,反而会在纠正自己、校正自己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新的自己,会开心得不得了,会很有成就感。
我们欣赏名家、大家的碑帖不是说一定要成为书法家,而是在内心奠定向美、向上的追求,努力往高处走、往美上走。就像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不是说每个人最终都能成尧成舜,而是说每个人都要努力走在成为尧舜的道路上。
从渐悟到顿悟
《瞭望》:以您的经验看,心中的意和手中的笔是什么关系?
孙晓云:在艺术实施的过程中,人会有非常明晰的目的,但艺术往往不一定听指挥,比如我想要写一个有灵动感觉的字,但笔下可能恰恰不是我想象的东西。
我写10张字,同一个内容、同一个尺寸,10张字永远不会是一样的,想一样也一样不了,它有随机应变的东西。换张纸、换支笔、换个心情,结果都不一样,可变性非常大。或者说,在艺术家有大控制的前提下,艺术有微妙的不可控制性。这是艺术的偶然性,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当然,在一遍一遍的书写实践中,也可能出现另外的契机,会有想象不到的因素为你所用,所以一定要实践,不动笔、不实践不行。
《瞭望》:您是不是在说大量的书写后可能会突然被灵感光顾?
孙晓云:不一定是灵感,是不断的渐悟后,终有一天会顿悟。我自己体验过很多次这种顿悟的感觉,确实是欣喜若狂。
渐悟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你会有很多心得,可也还会有很多困惑,不要放过这些困惑,用一种不解决就是一块心病,就要弄懂、弄明白的钻劲,你就可能得到顿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是要做尽力的人。
《瞭望》:您似乎特别重视钻研?
孙晓云:我年轻时读到的一句话,对我启发非常大,大意是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我在问题前面停留的时间比别人长”。
这句话深深影响我,别人已经断定的事情,我要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断定。我一定要看大量的书、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断定他讲得有道理,这个道理也才能成为我内心真正相信的道理。所以我的学习习惯是把前人的句号改成我的问号,经过思索、实践,再画上自己的句号。
各个时代的问号都不一样,各个时代的句号也会不一样。我是这个时代的人,我该怎么做,当然要经过身处这个时代的我自己的思索和实践,要根据现有情况分析判断,不能泥古不化,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我看来,学知识、学文化最让人受益的,就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明天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具体到个人,我的体会是把自己放在当今时代、当前社会的坐标系上,在这个坐标系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考量自己的长处、能够作出哪些贡献。
▲孙晓云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
汉字书写性的重要
《瞭望》:在这个坐标系上,您对自己的考量和安排就是书法传承吧?
孙晓云:对,传统经典书法的承传。特别是近些年,很多工作都跟书法的普及推广有关。
《瞭望》:对书法的传承,最让您忧虑的是什么?
孙晓云:书法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在实际使用,个人交往、通信,乃至历史的记载、延续,文献积累,都要靠文字的书写。可是在有了电脑后,毛笔逐渐被淘汰,钢笔也逐渐被淘汰,人们越来越多使用电脑打字,甚至语音输入,汉字的书写性在弱化,甚至在逐渐消失。
汉字书写性弱化,对书法传承是非常大的缺陷。自古以来,汉字始终是读、认、写一体,但由于科技高度发展、分工过于细化,比如文字学交给中文系,书写交给美术系等,导致三者面临可以相互剥离的情况,这就割裂了书法和汉字的关系,中国的文字离书写其实越来越远了,书法与我们的生活甚至已经隔膜。书法逐渐走向了纯艺术。
在这个时代,让公众重视书法并付诸行动,让大家拿起笔、写起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否则文化自信的基础就会变得不牢靠,也牵涉到中华文明文化安全。
▲孙晓云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