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在加强书法与年轻人的连接上,未来有哪些考虑?
孙晓云: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书法艺术中“很多精气神的东西”提炼出来,怎样“传承和发扬好”。我想,最关键是要推动书法成为必修课。
书法不仅仅是在写字,它更是在通过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精神,在书写中领略、体验中国文化、中国文字的魅力。一个个汉字、一笔笔书写,不仅涉及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文化的传递、心灵的抚育、理想的培植。这件事光靠呼吁和兴趣引导远远不够,它应该是全民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把它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应有之义。
▲2024年10月20日,孙晓云在南京大学开办的“大美汉字”通识课上发言 受访者供图
《瞭望》:这是否也是您在南京大学开办“大美汉字”通识课的原因?
孙晓云:汉字书写一方面要从小练习,因为书体、笔迹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从小就要写,从小写一辈子都不会忘。
另一方面,成年后的学习和习练也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栋梁责无旁贷应该了解中国文字发展史、了解汉字美在哪里、了解汉字书写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培养他们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和审美意识,注重书法技巧、人文素质、中国精神的有机统一,教育引导更多南大学子了解汉字、感受汉字、传承汉字,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
所以我们不光是讲授,更非常注意为学生提供随时书写的环境,方便他们随便看、随意写。我们在图书馆放置一些书桌,提供笔墨纸砚,并陈设书法史、碑帖等跟书法有关的书籍,让师生们可以在浏览图书时直接拿起毛笔实践,做汉字书写的实践者。
《瞭望》:有没有考虑推出更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更接受的书法习练方式?
孙晓云:我们开发了很多书法衍生产品,比如通过扫描书籍二维码看我如何写字,方便大家随身带、随时看,比如一些可以在飞机、高铁小桌板上使用的书写工具等。
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我们可以在手机、电脑上看到世界各大博物馆典藏的中国书法作品,它们清晰度很高,坐在家里就能领略书法珍品,给大众书法学习提供了无限空间。
我们中国书协还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开办《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并翻译成6国文字,通过电视、网络广泛传播。受众6亿,年轻人达40%。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是书法学习最好的时代,但也是书法即将遗失、汉字书写即将遗失的时代。摆在当下,振兴书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孙晓云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
让汉字屹立心间
《瞭望》:您为何始终强调写,主张拿起毛笔实践?
孙晓云:书法的传承跟文化传承一样,仅仅靠大脑认识、靠耳朵听、靠嘴巴讲,远远不够,一定要动手写、动手实践。
书法的书字,它的繁体是書,从字形看就有手持笔(聿)的象形意味。“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很像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表示书写的动作、行为,所以一定要动笔写、要实践。
汉字的书写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书写带来很多的传承体验,能直观感受、真正领略中国书法独特的造型美和艺术美,能感受毛笔和纸张之间的微妙反应,能察觉书写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也才能真正入心、入理、入情,才能真正让汉字之美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汉字屹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孙晓云在进行书法创作(2024年12月摄)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