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郭味蕖花鸟画艺术品读——摒弃公概化与尘俗气,展现那个年代里的纯真质朴情愫和美好人性

郭味蕖花鸟画艺术品读——摒弃公概化与尘俗气,展现那个年代里的纯真质朴情愫和美好人性
2025-02-17 14:17: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画的存在一度受到质疑,原因就是既不能描绘革命建设也不能描绘山河新貌,以描绘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花鸟画更难与社会现实直接接轨,在现实主义的文艺主潮中难以立足,一度百花凋零。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无法表现复杂的社会事物,但是却可以表现人性深层次的性灵情趣,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角,其价值却不可以一笔抹杀,花鸟画要存在,需要拯救和保护,所以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企求通过寻求变革来传承花鸟画。那么在红色年代花鸟画如何同时代接轨、表现时代精神,这成了一辈艺术家们努力解决的时代课题。花鸟画表现的是生活情调、意趣灵明,是个体化的生命体验感受,要迎合群体性的社会运动主潮谈何容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花鸟画的变革和传承更加艰难,探索与尝试很多,失败也很多。

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郭味蕖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继承与创新之路,他的花鸟画在特别的时期一枝独秀,难能可贵。在中国画的现当代转型过程中,在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他做出了许多探索,克服了许多生硬附会的弊端,取得了成功。郭味蕖应和时代需要把花鸟画的取材转向了劳动领域,但是他对于劳动的表现没有迷失抒写个人情怀的底线,没有流于空洞浮泛,他运用花鸟画表现自己的个人化的真实感受,抒写了新时代的乐观诗意与浪漫情怀,构思立意新颖独到,他的变革是从艺术的本体层面着手进行的。同时他致力于消化吸收中国画的传统素养,但又不拘成法、开掘创新,创造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开拓了花鸟画艺术的全新境界。郭味蕖是成功运用花鸟画的形式表现时代精神的典范,在五六十年代花鸟画创作低迷彷徨的时期,他开辟了一条生路,昭示了中国画变革的方向,影响了其后的花鸟画发展,他的艺术在花鸟画现当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图片

月上 郭味蕖1961年125×131cm


01

劳动者的生活世界

传统花鸟画是封建士大夫的雅玩,是自鸣风雅的产物,反映的是文人雅士的情感志趣,所以孕育出了“梅兰竹菊”这样的四君子题材;世俗花鸟画的取材则集中在具有富贵吉祥寓意的花卉禽鸟范围。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年代是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时代,工农兵成为社会的主力,封建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成为主体,他们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也占据了主流。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花鸟画要存在就必须进行变革,应和时代思潮。其中从旧社会走进新时代的一些老一辈画家大多通过利用花鸟画谐音寓意的艺术手法,把传统题材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原来的绘画题款以赋予传统题材以新的寓意,以此来表达全新的主题,例如“和平统一”“又红又专”等等。另外还有一种变革倾向就是取材层面的探索,通过转变描绘对象来表现新生活,把描绘对象从自在自然物转向人化自然,从梅兰竹菊题材转向果蔬、农器和庄稼,描绘劳动者喜爱的自然事物以及与日常民生现关联的事物,以此来表现劳动、描绘新时代。在新中国初期,齐白石笔下的果蔬农器形象受到新政权的大力褒扬,为社会各层的认可与喜爱,齐白石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从旧社会平民画师转变成为绘画大师,这无疑为花鸟画的变革昭示了一个方向。

图片

归兴 郭味蕖1962年138×98cm

与日常民生相关联的柴米油盐肯定是为文人雅士所不齿的俗物,传统绘画题材中也有以田园农庄、农器果蔬为题材的花鸟画,但都是从民俗风情这样的角度来表现的,并没有走出传统的藩篱,那么在二十世纪中期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果蔬与农器才真正成为花鸟画取材的重心,如何从深层情怀观念上来转变其精神内涵,这是郭味蕖所面临的时代课题。郭味蕖是一位有着浓郁生活情趣的艺术家,他发现了百姓日用器物的美,用花鸟画艺术的形式来描绘出来。齐白石还只是偶一为之,郭味蕖则更加集中专注并且拓展为一种独立自足完善的体系,他的取材范围囊括了农器家什、庄稼牲畜、果蔬篱笆、田舍院落等事物。把这些俗不可耐的、与日常民生相关联的家什描绘出来,并没有给人以粗鄙丑陋之感,反而透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意蕴,独具一种纯朴之美,并以此摸索出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营造了全新的意境。那弥漫着果实的香味的《秋味》、《蔬香》,卧在篱笆下面悠然酣睡的猪的《午梦》,刃部泛出青光的《银锄》,这些都是劳动者的“上手”事物,蕴藏着他们生活世界的全部,包括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希冀,播撒的期待,辛劳与汗水、情趣与信仰,都刻录在这些“上手”事物中了。《麦熟时节》中农器上粘着的泥土记载着农民的辛劳,《归兴》中斗笠上插着的野花透出劳动者的浪漫情致,《以农器谱传子孙》中对于农器的赞美与敬畏之后透出的是对于农作耕种生存方式的稳定感受与信赖。通过这些事物,虽然没有人物出场,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读出劳动者的全部生活与人性,他们从耕耘到播种再到收获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这种代代相传的农耕生存方式,已经感性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些工具,郭味蕖描写的是人的生活,是农耕文明孕育出的人性,通过一滴水来映现整个世界,从郭味蕖的花鸟画中我们读到的是劳动者完整的生活世界。

图片

大好春光 郭味蕖1962年105×173cm

关键词:郭味蕖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