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怀着对未来希望和美好信念而不断前进,山东画院画家李玉旺的作品《筑梦》在画面中赋予了更多新时代的美好希冀,其以鲜明的主题、精彩的视觉呈现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脱颖而出,并获得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铜奖。这并非李玉旺第一次在全国美展舞台上一鸣惊人,而是他继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使命》获得金奖之后又一次斩获大奖——对他而言,以美术作品“构筑梦想”更是一种“使命”。
《助梦》:获取创造思维
早年在青岛工艺美校织绣设计专业学习的李玉旺,毕业后被分配到故乡德州市地毯厂工作,成为地毯、挂毯设计和技术指导的“图案员”,这份工作不仅没有把他磨成“匠人”,反而提升了他对西方艺术中造型和色彩的感悟能力,产生了回归绘画的强烈愿望。
《助梦》,纸本重彩,286x546cm(合作)
2015年,李玉旺迎来了人生追梦的契机——他偶然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首届研修班在招生,于是横下心来,开始了新的艺术人生。“李玉旺是我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后带的第一批研修班学生”,工笔人物画画家何家英回忆:“他的进步与成功是其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独立人格的彰显所铸就的,他心存善念,追求真理,不断通过学习与实践去领悟艺术的真谛,获得精神的博大,并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创造性思维。”2017年,李玉旺又被录取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访问学者。在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汲取了丰厚的绘画营养。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自然就是参与创作的国家主题性创作项目《助梦》。
《瑶·殇》,纸本重彩,170x213cm,李玉旺
在《助梦》中,村民把“脱贫示范户”奖牌举在胸前的瞬间,脸上的笑容在画家笔下定格为永恒,展现了凉山彝族群众在脱贫之路上的成就。为了将作品刻画得更加生动,李玉旺3次赴大凉山采风。在山东画院研究部理论研究员李晓辉看来,李玉旺的采风并非短途的旅行,而是真正让自己与这片土地融合,去感受山边吹来的风,去聆听村民耕作归来后的闲话家常,去呼吸这片土地上独有的泥土芬芳。
《风骨》,纸本重彩,148x185cm,李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