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写生积累,对于李玉旺提炼艺术形象有着重大意义。从他的《新疆写生》《大凉山写生》《西沱写生》《延安写生》中,观者会很惊讶其水墨写意人物如此生动,捕捉人物的烟火味道也很到位,如街头理发师的日常、大巴扎集市、凉山彝族的日常、公园听书老人、消防员整装待发……”李晓辉说。
《使命》:日常构建英雄
李玉旺在参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同时,使他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使命》也横空出世了。《使命》对他而言不仅是一次肯定,更是创作道路上的巨大鼓舞。
《使命》,纸本重彩,178x195cm,李玉旺
《使命》描绘的5名消防队员,人物身躯伟岸、烟熏火燎下的工装和头盔,以及画面中充斥的坚毅、凝重、英武之气,让每一位观者都深受感染。他取材于寓所附近的消防战士们,他们触发了他要描绘这个时代“表情”的灵感。在何家英看来,消防员是被许多人描绘过的题材,但李玉旺没有去描绘消防员救火的激烈场景,而是表现救火后小憩待命的瞬间,以纪念碑式的构图把英雄如山的气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纪念碑式”是很多观众在欣赏《使命》后的深刻印象。“《使命》力求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语言来重建一种新的‘丰碑式’构图,通过厚重、坚实的画面结构,充满张力的人物造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动人力量。”画家孔维克说。“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没有采用传统和流行的笔墨风格和手法,而是根据内心感受和主题需要调动综合性的表现手段,改柔美为雄强、舍秀雅为朴壮,打破了工笔人物画的惯常审美和认知。”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孟宪平这样评价。
《风骨·私语》,纸本,80x150cm,李玉旺
而在李玉旺的艺术世界里,《使命》的最重要价值是“日常的英雄主义”:我们常常会认为“日常会消解英雄”或“英雄只存在于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中”,但其实日常也在构建英雄——《使命》中所描绘的年轻消防员在听到警笛之后下意识的动作、不假思索朝向危险的本能,让英雄被赋予了“日常”的含义和当代的即时性,他可以是我们身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他们是社会构建中最基础的单元,却也是不平凡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
《筑梦》:讲述实干故事
“早在创作《使命》之前,我已经关注到建筑工人这个群体,想以此为主题创作作品。”在李玉旺看来,“《筑梦》要描绘建筑工人,建筑工人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用双手筑起高楼大厦、搭起现代化的桥梁,是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默默奉献的一群人。”而创作却迟迟未动笔,“一则感觉创作构思未成熟,二则对于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也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他回忆。
《筑梦》,纸本重彩,209x217cm,李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