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方文化交融激荡的年代里,薛松感于过去逃离传统、直面西方的冲击,通过“与大师对话”系列重新演绎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他追求与之意境、情感上的共鸣,并在直觉的驱动下融入戏剧性的意象;而随着经济发展步入高速赛道,在感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剧、消费主义盛行所带来的压力后,他创作了“大都市”系列;而在迈入“新山水”“文字与书法”系列时,更加成熟的薛松又开始回看传统:“传统的东西太强大了,难以逾越,所以我就用自己的方式重建一个自己的山水和书法系统。”
薛松《光谱山水》,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20×100cm,2018年
“我不是那种很极端的艺术家,有很多妥协、融合,我觉得我蛮适合这个角色的。”极致绚烂的作品气质下,流淌的是独属于东方的哲思。2019年前后,薛松在洗车时偶然发现了雨刮器下残留的泡沫,被其无穷变化的形态所吸引,开始发展出“泡沫”系列,作品中清晰的形象逐渐淡化,被更加极致的写意所取代。如果说,过去的作品通常是基于对社会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观察、批判和反思,那从这一阶段开始,薛松回到了更加随性、松弛的状态:“如果说原来是‘读万卷书’,那现在开始‘行万里路’了。”
薛松《法自然系列—大象无垠》,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00×100cm×3,2024年
薛松《法自然系列—浪花》,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50×245cm,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