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最后由丘挺院长进行总结。丘院长表示,本场讲座展现了一场美学的探讨与阐释。田黎明教授通过一系列经典作品,深入浅出地将其个人对文化意蕴、审美格调、趣味品位,以及造型语言与笔墨规范的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从形而上的文化感悟到知行合一的艺术实践,为听众提供了一次极为丰富的学术体验。田教授是当代代表性的水墨大家,尤其在人物画领域成就突出。他所分享的艺术经验与审美心得,对于当代及未来的艺术研究与创作而言,都具有珍贵的价值。
本场讲座尤其强调了审美体验的内化过程,指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艺术创作,均需长时间的酝酿与积累。这种心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塑造的精神氛围之中。例如,白谦慎先生撰写《傅山的世界》时,在长时间的反复思考与漫步沉思中才得以最终厘清思路并完成著述。田黎明教授亦如此,他在生活环境中时时接触经典作品,例如把颜真卿的拓本放于案头可以举首投足间品读,这种日常化的接触是审美感悟的内化,从而达成精神与作品的高度统一。此外,田教授的艺术观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强调了心学的理念,包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禅宗的思想,以及孟子提出的“尽其心而知其性,知其性而知天”的境界。这些思想共同塑造了以人为本、追求大美的人格气象,体现出一种内在精神力量,而非表面的技巧炫耀。此次讲座中,田黎明教授以临摹与解读经典传统作品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之心,他的谦逊与内敛为同学们留下了更多的期待与想象空间。
在当前分科明确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个人专业的范畴。无论是人物、工笔、写意还是山水、花鸟的同学,都应跳脱固有的框架,广泛汲取各领域的养分,以此拓宽自身的审美视野,获得更加从容和多样的艺术选择。
田黎明教授在当代纷繁复杂、碎片化的文化语境中,始终保持着沉静、祥和而超然的精神姿态,“追凉风,濯清水,迎春风,观沧海”,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饱满状态。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嘉宾合影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