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李宝林·“山骨体”山水画 | 前所未有的“水墨雕塑”和刚正骨鲠的力感

李宝林·“山骨体”山水画 | 前所未有的“水墨雕塑”和刚正骨鲠的力感
2025-04-02 14:15: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3.前所未有的“水墨雕塑”和刚正骨鲠的力感

让我们就从“骨”说起。“骨”,是中国绘画美学中最早的范畴之一。汉人用骨法观人。“《周本记》重叠弥纶有骨法”,“《伏羲.神农》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汉本记》季王首也,有天骨而少细美”,“《孙武》……骨趣甚奇”,“《列士》有骨俱”,“《三马》隽骨天奇”,“骨”是指人体的骨骼结构所表现出来的人体特性,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标准。

汉代之前的中国绘画,基本上都是不自觉的艺术。汉末魏晋时代,绘画有了美的自觉而成为美的对象。顾恺之提出“传神论”,标志这一自觉艺术的成熟。顾恺之在重视“传神”审美的同时,也重视“骨”和“骨法”,即强调一种阳刚之美。唐元稹评:“张躁画古松,往往得神骨。”张彦远论气韵:“古之画或能遗其形状,而尚其骨法。”都是说绘画应该包含一种刚正骨鲠的力感。

李宝林的“山骨体”正是吸取了中国绘画美学先哲的艺术思想,“明物之原”而去表就里、直指山骨的结果。在他的代表性作品——不论是重在表现西部雪域山川的《西疆雪》里,还是重在表现群山“叠嶂入云端”的《高峰图》中,“骨”,都成为李宝林山水画艺术“纲结构”构成和内在精神的重要特征。

应该说,在中国画史上,一些优秀的画家也曾探索表现山骨。南宋的马远、夏圭,明代的王履都为表现山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马、夏用刚性的直线条、有力的大斧劈皴,塑造了直峭山体的刚猛气势。王履本为名医,但感于元代以来山水画“逸气”独盛,遂“意匠就天”,“法在华山”,“山高五千仞,直上四十里”而作《华山图》,其刚性的线条,刀戟似的山峰时有出现。

马远《踏歌行》(宋)

如果我们加以比较,比如把《西疆雪》和《踏歌行》比较欣赏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发现,马、夏也好,王履也罢,他们的画当然是一代高峰,但他们的山水画作品中仍然有树、有人、有建筑,其图式仍然苑囿在“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全要素山水画”范式中,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旧规。

从整个画格看,其尖峭的山势,或许只是为了衬托其树林、石径、流云构成的风景的清静超脱而已。或者说,他们所要表现的或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这些尖峭山峰的精神,而只不过是让这些尖峭的山峰衬托、渲染所绘的图景更加孤寂荒远而已。

而李宝林恰恰相反,他只画山,为的是摄取山骨,表现山体骨骼结构所内生出来的刚正精魂,其烟云、其飞雪、其狂风,都是为了烘托、凸显山骨的刚正内质。

因此,尽管李宝林画面中只有山骨,且风雪弥漫,飞沙走石,但他的画面不冷寂,不荒寒。一座座山峰,像一尊尊崔巍的雕塑,顶天立地,充满激荡着一种“乱云飞渡仍从容”、“我自岿然不动”的昂扬力量。

李宝林《峰高图》(2016)


4.“取嵩、取峤、取岿、取巘,意溢乎形”

不过,在表现对象上,山水画是不是应该有统一的范式,王履是有创见的。

业已论及,他弃医为画,其实是深感画坛“不过纸绢者展转相承,指为某某家数,某家数,以剽一二,以袭夫画者为名”的千篇一律画同一“某家法”的概念化现象,而立志不“为诸家畦径所束”,决定“去故而知新”,写自己的“目识华山”的。

他说:“且夫山之为山也不一。”不仅有嵩、岑、峦、扈、峤、岿、岭、巘、崖、岩、峰之“常之常”,也有“不纯乎嵩,不纯乎岑,不纯乎峦,不纯乎扈,不纯乎峤,不纯乎岿”的“常之变”,还有“非嵩非岑,非峦非扈,非峤非岿……不可以名命”的“变之变”。大自然“既出於变之变,吾可以常之常者待之哉?”

大自然“变之变”,山水画完全可以“师心,师目”,师所见之山,既取嵩、取峤、取岿、取巘,又“非嵩非岑,非峦非扈,非峤非岿“,“意溢乎形”,表达艺术家的胸中块垒。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宝林的“山骨体”,遵循的正是“变之变”的自然之道。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极明白的文学演进之历史观”也适用于中国绘画。黄宾虹、李可染都是感于中国水墨山水画“白山头”、“灰山头”已经“自成习套”“遁而作他体”——黄氏黑山、李氏黑山的。李宝林师黄、李之心,把山水画的创造再往前走一步,因此也“遁而作他体”——“生死刚正”的山骨体。这是他不与人同,独树一帜,独创画格,卓然立于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个重要原由。

注释:本文所有注释转引于《山魂——李宝林及其山水画》,思望著,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来源:独家美评)

艺术家简介

图片

李宝林,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名誉会长,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名誉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院长。

(责任编辑:康裕新)
关键词:李宝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