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指导外国学生研习中国画
景德镇的陶瓷史册上,“艺术瓷”概念的觉醒始于珠山八友将文人画笔墨落于瓷胎的破局。在龚余辉眼中,此前千年窑火里诞生的器物皆可归为工艺瓷——它们恪守纹样传承与工序规范,如同复刻时光的精密齿轮;而艺术瓷的筋骨,则是创作者对时代呼吸的捕捉与重构。近二十年前他初至瓷都时,满街描摹的仍是明清官样的余韵,艺术瓷尚如零星星火散落在学院作坊间。如今外来创作者的景漂潮与高校体系的滋养,让这片土壤里生长出更纷繁的形态:胎骨上凝固的不再只是缠枝莲纹的轮回,还有个体生命与文明切片碰撞的火痕。面对艺术瓷创作者群体的急速扩张,他更愿做潮水中的瞭望者:“若所有人的刻刀都朝着同一方向凿刻当代性,那才是比竞争更危险的荒漠。”
2020年冬武汉理工大学工作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