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盛天晔 | 两宋人物画的盛世风华与文人意趣

盛天晔 | 两宋人物画的盛世风华与文人意趣
2025-04-04 16:09:1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公元960年,赵匡胤以黄袍加身兵不血刃而得天下,遂有两宋319年之“文治盛世”,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与文化极为重要的转型期。其时崇文抑武,优礼文士;倡文艺之学,内修心性;科举隆昌,以文取士,极大地提高了文人士夫的参政热情和艺术创造力,再加上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遂使有宋一代,文、史、哲及艺术方面皆臻其盛,蔚为大观。

1.jpg

北宋,赵佶,听琴图,轴

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言“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唐前中国画以道释、人物一统天下,五代始有人物、山水、花鸟分野,至宋文人画兴,格调和意境成为评画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山水、花鸟一跃而为画坛正统,人物画日渐式微。

两宋人物画,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宋前期为由唐而宋的转捩过渡期,此时期人物画仍承唐、五代余绪,风格多以吴道子为尚。宋中期,北宋后期与南宋前期这一段,人物画以全面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为主,为“近异于古”的繁荣创新期。宋后期人物画中文人墨戏与禅林荒率之风并行,逐渐与现实生活脱离,而成衰朽凋败之势。

2.jpg

南宋,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轴

绢本设色纵147.4厘米横10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初,人物一门,道释绘画仍占主流,政教题材亦呈繁盛之势。

佛教像设在袭用旧唐遗制的同时,世俗信仰、民间趣味的痕迹日趋显著,相较于唐侧重于福乐生活的憧憬,菩萨造型多以宫廷贵族仕女为模。宋则侧重于市井生活的流连,佛道人物自身神性淡化,菩萨形象趋于民间,就连风会禅林的罗汉亦多以乞丐为原型。宗教审美世俗化倾向日益加重,遂使有宋一代,寰宇之内,泱泱乎人佛共乐的景象,并逐渐衍为两宋之世佛教绘画的独特面貌。

请横屏欣赏

1_转副本_副本.jpg

南宋,佚名,番王礼佛图,卷

关键词:盛天晔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