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阶段,周建忠教授教的大学语文,郑忠的作文被作为范文在班上点评,南通师院院刊主编杨树徳跟郑忠约稿,老师彭必成拿着刊登有郑忠文章的院刊在郑忠的课堂上讲授阅读与欣赏,让郑忠喜出望外,信心爆棚。
文学的修养是绘画的孪生兄弟,阅读与写作赋予了我的逻辑性与想象力,是母校的馈赠。
还一件事,与画画不相关。
当兵时,郑忠喜欢打蓝球。到师院没几天,郑忠就成了篮球场常客。有一天,郑忠打球打得正欢,一个身材高大、风度翩翩的老师走了过来,对郑忠说:“你是哪个系的?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师院蓝球队的了,一会儿到体育系仓库领两套衣服,一、三、五下午来参加训练吧!”
篮球队合影,左三为唐智民老师,右三为郑忠
这次不期而遇,让郑忠的心里乐开了花,在部队他打球只是“自学成才”,从此在体育系唐智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后来还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蓝球B组的比赛。
艺术之路,硕果累累
郑忠的艺术之路,硕果累累。
他循着上天赋予的人生经历,将潜水员、美院学子、设计师、工程师、新产品开发负责人、发明家、版画家、美院任教等多种身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视角。
郑忠作品:文明之光——甲骨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