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二楼展厅尽头的影像装置作品《归途》中隐退于海面中的背影带有悲怆的意味,但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并非全是退幕、崩塌与虚无,正如那些包裹在混凝土立柱上扭曲软塌的爱奥尼柱,既是古典价值的墓碑,也是新文明诞生的产床;那些交织的科技符号与神话残片,警示着传统的断裂,但也昭示着重构的可能。
范勃,《背影》,尺寸可变,2024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们
谈范勃与“预言的寓言”
范勃“预言的寓言”展现出开阔的文化视野,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媒介语言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命运的前瞻性思考。展览中,范勃既延续了他艺术创作中对当代社会的敏锐感知,又保持着审视现实的视角。他既在生活之中,又跳出生活之外。能够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当代生活,关怀人类前途和人类社会的命运,是一个艺术家很可贵的品质。
我印象比较深的作品是立于展厅中的那些变形的爱奥尼样式的立柱。这种古希腊立柱原本是文明的支柱象征,但在不断压缩变形的过程中,隐喻了古典文明符号所承载的现代压力。还有那些融合科技媒介的影像作品和汲取《山海经》文化元素的绘画创作,这些作品视野开阔,兼具观念深度与形式的创新。
(文/皮道坚,著名策展人)
《爱奥尼的褶皱》(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