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预言的寓言个展”丨范勃:诸神远去,是信仰的崩塌还是重建?

“预言的寓言个展”丨范勃:诸神远去,是信仰的崩塌还是重建?
2025-04-12 13:33:5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纸本综合材料,35×28cm,2016

致谢艺术家

在我看来,范勃艺术创作的核心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以哲学思辨为基础,通过解构西方神话、文化符号与他作为艺术教师的学术积累相互关联,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性创作。这种表达既源于他学者身份的知识体系,更折射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层叩问。

其二,他在理性思辨中植入诗意叙事。无论是这次展览中的历史哲思短句,还是他过往借助盲文所创作的录像作品(我记得其中有一句话是“让生活过得像十四行”),都展现出他对生命的关怀。这种从生命、历史的宏大题材到个体生命的转译,赋予了严肃命题以轻盈的诗性张力。

其三,作为美术教育者,范勃在繁重的公务中仍保持高强度的艺术创作投入。他的作品无论是木质雕塑、金属装置或大型绘画,皆可见精工细作的专业态度,这种对艺术创作的持续思考和坚守尤为可贵。

(文/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图片

《神之柱》

尺寸可变,石膏像,2025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和美术馆

范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超越年龄的先锋性与实验性,这种永不停歇的艺术探索精神令我触动。这次展览从大型雕塑、装置到影像、绘画,多媒介作品在空间中的对话,既体现了他对材料语言的精准把控,更彰显出驾驭大型展览的能力。

范勃是油画家出身,但他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画家的角色里。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尤其是大体量的雕塑、装置,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他既未固守传统技法,也未陷入观念游戏的窠臼,而是始终保持着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作品兼具学术深度和生命张力,对我来说是很有启发性的。

(文/冯梦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通常情况下,神明体系与传说故事中的宗教形象很少以如此鲜明的方式呈现在当代艺术中。我认为范勃的这次展览提供了一种极具突破性的艺术路径,一层展厅的那些雕塑极具震撼力,破碎散落的神像肢体像是遭受着折磨。这些失去力量、形貌与意义的神明,恰如其分地映照着我们这个与传统文化根系日渐疏离的现代社会。

在气候变化、战争威胁与生存焦虑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断裂。宗教信仰提供的希望图景已难以弥合现实裂痕,而这正是范勃作品所揭示的深层困境。他在艺术史坐标系中的创造性重构极具挑战性:从美杜莎到佛教造像,从欧洲神话源头到东方禅学传统,这些跨越时空的文明符号被组合(而非混杂)在一起,共同形成一张全球化的精神图谱。艺术家以非凡的勇气证明:虽然人类信仰体系各异,但我们始终共享着同一个星球的命运叙事。

当观众步入二层展厅,会发现艺术家对人类身体的持续关注。通过具象与抽象的交织,范勃将血液流动、脑神经活动等生命体征转化为视觉语言,探讨肉体感知与精神存在的辩证关系。这种对“可见与不可见”的哲学思辨,最终指向人类文明的根本命题:在传统断裂的当下,我们如何重建东西方之间、古今之间的精神联结?如何在与根源文化的对话中寻找未来方向?

(文/Beate Reifenscheid,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博物馆馆长)

图片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和美术馆

(来源:99艺术)


艺术家简介

“预言的寓言——范勃个展” | 当西方神话遇见东方寓言,构建充满谜语的艺术世界

范勃,著名艺术家。本科、硕士、博士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等。

首页上一页...3456 6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范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